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揭露上癮真相:冷漠才是毒癮的元凶!

生命的連結,是斷開一切成癮的問題關鍵。
反思自己生命的連結,是否能勝過一切成癮的元素。
創造生命更多的連結,就能勝過一切成癮的習慣 。

 

好文分享~
揭露上癮真相:冷漠才是毒癮的元凶!








2015/11/3 下午 09:35:00 記者黃健昀/綜合報導

短短6天,這部影片瀏覽人次已經超過300萬人,並持續增加中,也獲得許多網友的認同。      (圖片來源/Youtube擷取)
「上癮的反面並非清醒,而是連結。」

這句話,近來大家應不陌生,一部在臉書上瘋傳的影片-「你真的了解什麼是"上癮"嗎?」短短幾天,在臉書被分享上萬次,吸引超過50萬人次觀看,原版影片「Everything We Think We Know About Addiction Is Wrong」更有超過300萬次的瀏覽數。

運用色彩繽紛又可愛的動畫設計,加上突破「華生盲點」的精闢論述,不只吸引網友們的注意,更在短短6分鐘內就翻轉許多人對於毒品、上癮甚至吸毒者處置的概念。當中,尤其精彩的,莫過於2個真實的實驗與案例。
「老鼠樂園」與「越戰」的實驗 吸毒與否會因「環境」而不同!

原版影片「Everything We Think We Know About Addiction Is Wrong」的原始著作。      (圖片來源/chasing the scream官網)
影片中提到,現代關於上癮的研究理論源自於20世紀一系列的研究結果,研究的方式是將老鼠關進一個只有2罐水瓶的籠子裡,一瓶摻有古柯鹼或海洛因,另一瓶只是單純的水。然而,老鼠卻選擇喝裝有毒品的水,最終中毒身亡。

但在1970年代,有位名叫布魯斯‧亞歷山大的心理學教授發現這實驗的怪異之處-「老鼠除了吸毒還能做什麼?」在這籠子裡牠根本沒有選擇,於是他 打造了一個「老鼠樂園」,裡面有同伴、球、還有隧道,應有盡有,堪稱「老鼠天堂」,最後同樣放進兩瓶水後發現:「裝有毒品的水根本沒有老鼠去喝」。

同樣的實驗,放在人身上也是如此。越戰期間,美軍有2成的士兵因為要對抗極大的戰爭壓力,必須吸食大量的海洛英。許多美國民眾擔心這群士兵回國後,恐淪為一群「毒蟲」;但事實卻相反,越戰士兵回國後,95%的人都不用進到戒毒所,甚至連「戒」癮的動作都用不上。

其實,美國大兵被丟到一個「浴血叢林」中,就跟被關在籠子裡的老鼠一樣-「除了吸毒還能做什麼?」但當重回家人、朋友們的溫暖懷抱之中後,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會想要再吸毒。

所以問題不在「毒品」而是「籠子」。選擇「吸毒」與否,會因環境而有所不同。
現代人「上癮」的真相 來自與「人」趨少的連結互動
影片中談到,「建立連結」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當人們過得快樂時,便會與周遭的「人」建立連結,但當遭受挫折、被孤立,或甚至心靈受創時,便開始想要與一些能夠帶來「某種解脫的東西」建立連結,這些東西可能是色情片、電玩、手機、賭博甚至毒品。

所以,如果想要遠離這些東西帶來的「癮」,最好的方式就是與人產生更多連結。

但自1950年起,美國平均好友人數不斷下降,人們重視物質勝於人際關係,更糟糕的是,對於吸毒者的處置方式卻是「關進牢籠裡」,不但沒有幫助它們回到社會反而更被趕出社會,丟進艱難的處境。

「一直以來,我們只關注社會的個體如何走出毒癮。現在是時候,把焦點放在整個社會,因為我們這整個群體中,存在某些問題。」
我們生活中是否也存在這些「癮」,甚至害人上癮。


作者約翰‧海利在演講上表示,我們不該毒癮者「唱戰歌」,我們要對他們唱的是「情歌」。因為成癮的反面不是戒斷,而是關係的建立。      (圖片來源/TED.com)
「我們常常在討論每個人戒癮的治療 討論是對的 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社會的治療 誰發生不好的事 這不只是他的問題而是整個群體 我們所創造出的社會體系 對大部分人來說 這個社會就像是一個獨立的牢籠。」

這部影片的內容其實出自《Chasing the Scream: The First and Last Days of the War on Drugs》(暫譯:追逐吶喊:戒毒戰爭中的第一天與最後一天)這本書,作者是約翰‧海利(Johann Hari)。他曾在演講中提及,自身家族曾集體吸毒成癮,他不斷思索如何幫助他們,卻不知從何下手,於是走訪世界各地尋找答案,最終卻是在大麻至古柯鹼都 合法的國家「葡萄牙」得到靈感。

葡萄牙曾是歐洲毒品最氾濫的國家,吸食海洛因人口達全國人口的1%。但自2000年起,國家改變政策,開始提供染毒者大量不同的職缺,提供微型貸 款給他們創業;甚至雇用他們工作的一年中,政府還會支付一半的薪資,讓每位葡萄牙的染毒者,每天的生活充滿動力。15年後的現今,吸毒人口因而下降 50%。

當然,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國情與制度,並不是照著做就能得出正確解答。但也許,我們應該要給予吸毒者更多「接納」,幫助他們跟社會有更多的連結,而非「印上標籤」踢出社會。

在台灣,也有許多教會推展「戒毒事工」,並獲得相當好的成效,也能驗證幫助戒毒者建立連結的重要性。猶記得香港戒毒牧師陳慎芝,幫助他最好的兄弟-影星「古惑仔」雞哥李兆基戒毒時,對法官說的:
「法官問我,如果給機會讓他去你的戒毒所,可不可以保證他2年不吸毒?我說不可以。不過法官大人,如果他可以到我那裡『信耶穌』,不要說2年,10年、20都可以!」
 本文摘要自網路 http://www.cdn.org.tw/News.aspx?cate=08&key=7052

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最好的建議:幫助對方釐清問題,而不是告訴他應該做什麼!】

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不小心就喜歡給別人建議,甚至開始用教導的方式,要別人按著自己的建議去行動。然而大部分人在你建議之前,他們已經想過你建議的答案。

或者當你建議時,他並沒有真正聽進答案,因為他沒有預備好要聽你的建議。最好的建議,其實是幫助對方思考更寬、更廣、更深入,然後讓對方自己做更全面的判斷。


引導者最重要的角色,並不是給予答案,獲幫對方解決問題,而是幫助對方釐清問題,更有思考深度與力量,去面對眼前的問題,以及未來會重複發生的問題,這是一種empower賦能的過程,需要引導者用耐心去引導與等候。

 分享這篇好文章~要給別人建議時
  EMBA雜誌編輯部/文

「要給別人建議的第一步是:不要給建議。」專欄作家麥卡蒙(Ross McCammon)如是說。

他在創業家雜誌(Entrepreneur)指出,與其給建議,應該先傾聽。只有符合以下三個條件,才需要給建議:首先,對方說出問題何在,以及問題為什麼重要;其次,對方說出可能的解決方法(對方已經做的功課,至少必須跟他要求你去做的相當);最後,對方說出為什麼你是適合提供幫助的人選。

哈佛商學院教授蓋文(David Garvin)也表示,一開始就確定自己的角色適合,而且有足夠的專業與知識給對方建議,才答應這個要求。

一般來說,建議分為以下四種:

1.建議對方做什麼。例如,現在就辭職。

2.建議對方不要做什麼。例如,不要辭職。

3.給予資訊。例如,辭職後你大概會面臨一些狀況,包括……。

4.支持對方的決定。例如,關於辭職,你應該先跟你太太聊一聊。

研究顯示,許多人偏愛的是第三種內容,也就是有人提供額外的資訊,讓自己多一、二個選擇,而不是被直接命令:「這樣做!不要那樣做!」

麥卡蒙表示,不要給答案,也不要說:「如果是我,我會這樣做。」這些話聽起來雖然好像有所幫助,但實際上可能根本不適用於對方。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告訴對方你曾遇過的類似情形,但是提醒對方,你的處理方式並非可以一招走遍天下。

蓋文同意,很多人喜歡說:「你說的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另一件事。」然而兩件事的相似處可能很表面,在根本上有非常重要的不同。應該把注意焦點維持在對方的問題上,先問問題,然後提出一些可以向前走的路。

他強調,給予別人建議的重點,不在於替對方解決問題,而在於讓問題變得更容易了解,而且鼓勵對方採取解決行動。最好的建議者會讓對方在談話結束時,不只對問題很清楚,而且覺得自己有方向與動力可以克服問題。

麥卡蒙總結:「給建議時,提供的資訊要比提供的建議多,而且『聽』要比『說』多。」
給了對方建議後,不要再回頭看,因為你有自己的問題。蓋文表示,不要覺得自己得為對方最後採取的行動負責。該如何決定與最後的結果,全都是屬於對方的。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47期(2015年7月出版)

更多引導反思技巧,請參閱...
延伸閱讀:4F引導反思分享討論
創造受教時刻,擁有最佳學習 

從自我覺查轉化原生家庭的影響


每一個人都有成長背景,在他的生命歷程中,過去的原生家庭, 對他的影響往往遠遠大過他自己的認知,也就是當我們長大的時候,有時候我們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的情緒反應、生命態度、行為模式...會用這種方式反應?

有時候自己不喜歡這樣,但又不由自主的重複發生!

改變往往來自於深度的反思與自我覺查,當我們更瞭解我們的原生家庭,也更多從反思中釐清問題,生命就會開始經歷轉化與成長,不僅能看出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也能創造自己給予下一代的原生家庭,有更正面的影響。

------------------------------------



你的原生家庭,到底對你有多大影響?!一般人都不知道原生家庭是什麼!

2015-11-01 養生之道網 養生之道網

你現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作者:丁欽峰
每 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心理地圖,我們在它構建的世界裡思考著、覺察著、體驗著、生活著,或許我們從未想過自己的心理地圖裡是否有著錯誤路線,而在原生家 庭有這樣一個奇妙的現象,如果我們沒有把屬於我們自己心理地圖的錯誤路線修正,那麼它將很容易繼續在我們孩子一代的心理地圖中延續...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那個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的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
不要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改變的藉口,因為,你的幸福、快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作為父母請你一定記得:
你現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你在重新創造一個文化。
過去不對的事情,不要持續下去;
過去好的經驗,要把它傳承下去。
你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家庭幸福。

我們人的一生中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那個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
哪些事情影響你比較大
記得的事情,和當你年幼在原生家庭時一些不記得的事情,哪個對你的影響比較大呢?
是那些我們不記得的事情對我們的影響更大。
人好比一台運行良好的電腦,平時我們看到的電腦介面是我們需要看到的介面,但決定呈現這些介面的程式卻隱藏在電腦編好的程式中。
因此,我們也受一些看不見的程式的驅使,而表現出現在的行為。
在人際互動中,很多時候我們是在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裡不知不覺中學到的一些行為,有些時候也會反其道而行之。

別隨便劃等號
由於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對事情的要求有不同的規則。
比如一對新婚夫妻,妻子堅持牙膏要從底部開始擠,丈夫卻從中間一捏,就把牙膏擠出來了。
妻子會說牙膏本來就該從底部擠,丈夫會說:你的本來和我的本來,本來就不一樣。
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習慣和規則。
比 如:一個原生家庭家教嚴格、親密度高的妻子新年陪原生家庭關係疏離的丈夫回家,吃完年夜晚丈夫一家人四散離開,看電視的看電視,玩的玩,留下新媳婦一個人 在飯桌邊面對滿目杯盤,丈夫看也不看自己一眼——妻子感到受傷以致哭泣,而丈夫卻覺得不解;等到丈夫回妻子家的時候,大年初一,一家人早起煮好餃子,穿戴 整齊坐在桌前等著父母的新祝福,新女婿卻還在床上睡覺,妻子把他匆匆叫下來——妻子感到特沒面子,倍受傷害,丈夫還是覺得不解。

所以,當你沒有感受到愛的時候,並不代表愛不在身邊。
也許每一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
同樣,當你覺得受傷的時候,並不代表別人故意要傷害你。

一個強烈的經驗感受,一個影響一生的決定
童年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往往使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影響一生如何待人接物的重大決定。
比如一個非常漂亮、品學皆優的女孩子,找物件的時候總是找條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處一段時間,又很難勉強自己而分手。

原來,在她六歲的時候父母離異,母親為了養家不得不做幾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親還在工作,她一個人回家,看到漆黑的房間,冰箱裡什麼吃的也沒有。這種孤獨淒傷的感受如此刻骨銘心。從此她做了一個決定——絕不要被人拋棄。所以她找物件的時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樣優秀的男孩子。
這些潛意識中產生的隱形的內在誓言,常在當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上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這個影響一生的決定,並不見得一定是壞的。它曾在你人生中某一階段保護了你,對你有幫助。只是到後來,當你的人生環境改變時,過去這保護你的行為在新的環境裡,反而變成了阻礙。

環環相扣的心理情結
當夫妻兩人的內在誓言正好相反的時候,可能會造成很多的問題。即環環相扣的心理情結
夫妻關係,很像兩個戀人要在一個完全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的房間裡跳一支很難的探戈舞。若要能共譜一支最美的人生之舞,我們必須學習瞭解原生家庭,在漆黑的潛意識中為愛點燃一盞燈。

瞭解強迫性重複
生命中,我們常常不由自主地與某些特定的人發生或愛或恨的關係,潛意識中借著與他們或快樂或痛苦的深度情緒互動過程,得到第二次機會,去醫治過去所受的心理創傷,彌補過去的遺憾,滿足童年對自己特別重要卻未能得償的一些心理需求。

值得思考的問題:


1.你從小最需要的,而最沒有得到滿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是什麼?
2.你從小常常有的一些負性情緒是什麼?
3.你在哪一方面特別有情感過敏?你的內在誓言,或你的一個強烈的經驗感受,一個影響一生的決定是什麼?

每一個人要學習為自己的心理情緒負責。

你沒有辦法使風不吹,但你可以調整風帆,讓你的船到達目的地。最沒有影響力的人,往往是那些絕對不接受別人影響的人。
不要把原生家庭當作不肯成長、改變的藉口,因為,你的幸福、快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過去原生家庭中發生的一些事情,你不需要負責任。但是,從今天開始,你所做的每一個選擇,你都要自己負責任。
請記得:
你現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你在重新創造一個文化。
過去不對的事情,不要持續下去;
過去好的經驗,要把它傳承下去。

什麼樣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最好?
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疼愛孩子的媽媽;
一個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欣賞並推崇孩子的爸爸;
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開,但不能沒有愛。
尊重是最深層次的愛!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等於無意識裡也否認了孩子的一半。
再者,孩子是由父母的細胞結合而來,因此每個孩子的潛意識都希望爸媽是結合的。然而,夫妻能夠一同生活已是一件不容易之事,更何況期待每對夫妻都能白頭偕老?因此夫妻離異時有所聞,重點是當夫妻分開時,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面對?我們是否瞭解孩子深層的心理呢?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研究,當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也就是吃飽穿暖之後,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愛與歸屬感,它們像心靈的食物,若是得不到,會令人感到空虛沮喪。
孩子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麼,孩子是透過什麼方式與父母連接的呢?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為透過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覺我們是一起的,這就是歸屬感的需求。
因此,孩子不會去管所做的內容是什麼,有時甚至是觸法也不管,因為強烈的心理需求就像饑餓時只要能吃飽,甚至犯險去偷食物。因此,我們要瞭解孩子深層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須與父母雙方都有所連接,這樣才能滿足心中的歸屬感需求。
如果孩子對其中一方的連接有所缺乏,將會讓孩子感到空虛遺憾,而最令孩子難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內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樣,結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例 如,媽媽常說爸爸不好、不認同爸爸,孩子為了能和爸爸連接,會採取強烈的方式,也就是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發生相同的事。但因為這不被媽媽允許,所以孩子表 面上會聽媽媽,然而私底下會像爸爸,甚至在潛意識裡跟隨著爸爸的命運而不自知。當我們否定自己的先生/太太時,我們正在給孩子什麼樣的資訊呢?

你爸爸是懶惰、不負責的人,你以後不要像他一樣!
你媽媽死愛錢,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
你媽媽愛嘮叨,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嘮叨!
你媽媽都不顧家,你以後千萬不可以像她一樣!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肯定會出現這些行為:懶惰、不負責、死愛錢、愛嘮叨、不顧家。為什麼?因為他心裡強烈需要和他的父母連接,但有關他爸爸/媽媽的資訊卻全是負面資訊,他當然只能跟這些資訊連接,做出相同的行為來滿足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
有 人說,我只放在心裡沒說出來呀!不要自欺欺人了,孩子的感覺無比敏銳,就算表面上沒說,如果你心中有這些資訊,一定會在無意識裡顯露出來,而你的孩子一定 會感受到。當夫妻因為對方的行為而否定他/她身為父母的身份,孩子就會和被排除的一方做出相同的行為模式。簡單地說就是,當你越不尊重對方,孩子就會越像 他/她。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既然與父母連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那就提供更多正面的資訊來滿足孩子連接父母的需求。
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和你爸爸一樣真聰明!
你和你爸爸一樣講義氣!
你和你爸爸一樣人緣兒很好!
你和你爸爸一樣很孝順!
你跟你媽媽一樣很善良!
你跟你媽媽一樣很有愛心!
你跟你媽媽一樣喜歡學習!
你跟你媽媽一樣做事很認真!
不只是稱讚孩子,重點是稱讚孩子像爸爸”“像媽媽的地方,透過這種方式,孩子會朝好的資訊方向與爸媽連接,心中對歸屬感的渴望也會得到滿足。
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媽媽,並允許孩子和他/她連接:
如果你像你爸爸,我會很高興。
如果你像你媽媽,我會很高興。
當孩子連接的渴望被允許了,就不會那麼強烈地在暗地裡連接那些被否認的缺點。
尤其是離婚的父母若能這樣做,孩子必能有好的發展,他們會學到大人有時候會吵架,夫妻有可能會分開,但是他們卻能承認彼此的位置,也承認對方的父母身份,這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因此請記住,
千萬不要因為另一半的行為,
否定他們是孩子父母的身份,
因為事實不會因為隱瞞而改變,
否認或隱瞞只會令孩子在無意識裡被否認。

以上文章摘要自網路 http://mp.weixin.qq.com

延伸閱讀:提升自我覺查能力-解決問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