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親自同去的力量


出埃及記33:15-16摩西說:「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裏領上去。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豈不是因你與我們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與地上的萬民有分別嗎?」

摩西懂得神做事的秘訣,許多人常忘記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麼,有時候用天然人的力量,想到什麼、感覺到什麼就去做,但卻忘了與神一起作。在出埃及記3:11-22當中,摩西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我是誰?神回應:不要看你是誰,就是走神的路

第二個問題摩西問:「你是誰?」神說:我是「我是(自有永有的神)」,列祖的神,憐憫的神,掌管長老的心,掌管法老的心,使人豐富的神!這是神第一次啓示祂自己的名字!自有永有,就是祂是,祂是我們倚靠的一切,祂是我們盼望的一切,祂是供應我們所需的一切


親自和我同去!這句話帶有極大的力量。

上帝要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進迦南地,但卻因為以色列人的悖逆,上帝不親自與他們同去,而是準備差派使者與他們同去。然而摩西不滿足只是由使者與他們同去,他明白最重要的是神的同在,他心中有一種對神很深的愛慕,從第一次他在何烈山上,聽見神呼喚他的名字開始!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裏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毀。摩西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耶和華神見他過去要看,就從荊棘裏呼叫說:「摩西!摩西!」他說:「我在這裏。」出埃及記3:1-4

從第一次神呼喚摩西,一直到摩西回到天家,在這中間,摩西不斷建立與神之間親密的關係,當他負擔起神所託付的重責大任時,摩西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出埃及記33:18!他希望能看見神的榮耀與能力,使他有更大的信心去執行神給他的任務

從摩西的生命見證中,反思當我們被神呼召做任何事情時,可以祈求神提醒我們記得神的能力與恩典,透過讀經中神的話語,神會顯明更多真理、應許、啟示,使我們能重新得力充滿信心勇氣面對任何的挑戰

一個孩子如果自己去遊樂園玩不好玩,孩子會希望爸爸媽媽跟他一起玩,這樣才有意義、有回憶,也才能樂在其中。所以做任何有挑戰的事情,若沒有神與你在一起,你去做就充滿壓力,雖然自己有能力,但你必須要把它用到極限,才能體會一點點努力的成果,這個成果是在壓力中擠壓出來的。摩西知道當上帝要祂做事情,他要確定祂跟他一起做,若神與人在一起,人做任何事就充滿實力,當你盡力加上實力的時候,上帝的能力就爆發在你所努力的每件事情上。


公元前1571年,正當埃及王法老要消滅以色列男丁的時候,摩西出生了。摩西當時也不能存活,但神藉著法老的女兒把他救了出來(埃及記出25-10),因此,摩西的名意是“拉出”。神將摩西從死亡的威脅中拉出來,摩西也將以色列百姓從奴隸的身份中拉出來,今天我們也要透過摩西與神關係的榜樣,把我們從自己的軟弱中拉出來,讓我們不倚靠自己,而在神呼召我們所去的道路上,倚靠神剛強起來,呼求神親自與我們同去。



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看見神的同在

希伯來文的「臉」=「同在」!所以神的臉在哪裡,就有神的同在在那裡。當神的臉光照我們的時候,我們的臉就反應出祂的榮耀,這也是神看顧照耀著我們的寫照。神是真實存在的,就在此時此刻,你呼吸的每一刻。

聖經中有許多人,當他面對神的臉光的時候,生命被改變了,摩西在何烈山看見神的同在。~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裏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毀。出埃及記3:2。於是他終止了40年曠野的生活,啟動他生命最重要的呼召,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亞伯拉罕看見神的同在,於是他熱心招待神,神也應許賜給他兒子的應許。創世記18:1 耶和華在幔利橡樹那裏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那時正熱,亞伯拉罕坐在帳棚門口,2 舉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著。他一見,就從帳棚門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3 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4 容我拿點水來,你們洗洗腳,在樹下歇息歇息。創世記18:10 三人中有一位說:「到明年這時候,我必要回到你這裏;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撒拉在那人後邊的帳棚門口也聽見了這話。

保羅走在路上,突然遇見神的臉光,於是他的生命開始改變,從逼迫基督徒的掃羅,到成為最火熱跟神耶穌的保羅。~使徒行傳22:6 我將到大馬色,正走的時候,約在晌午,忽然從天上發大光,四面照著我。8 我回答說:『主啊,你是誰?』10 我說:『主啊,我當做甚麼?』15 因為你要將所看見的,所聽見的,對著萬人為他作見證。

每當我們看見了上帝的時候,就在那一刻,天堂的門打開,神就用祂的臉光照我們,在那一刻,我們正與神親密的同在!身為領袖,耶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祂要我們做什麼,也不是祂自己要做什麼,而是祂隨時都在看著天父,與天父同在!而祂也隨時看著門徒,與門徒同在!

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子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約翰福音5:19。祂示範給我們的,是祂如何看見父神,以致於祂做父神要祂做的事,這是最重要的領袖典範。

當耶穌示範醫治的時候,耶穌拉著瞎子的手,領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問他說:「你看見甚麼了?」馬可福音8:23。在這個問題中,耶穌也許問的不只是眼睛的看見,更重要的是心靈的看見!耶穌看重的不只是醫治我們身體的眼睛,而是恢復屬靈的眼睛,你是否看見了神正在你面前?

在與門徒行走的時候,耶穌和門徒出去,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去;在路上問門徒說:「人說我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裏的一位。」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馬可福音8:27-29

那一天當耶穌醫治完瞎子之後,馬上問門徒們,人說我是誰,祂想要瞭解並且讓門徒自己說出,祂們從別人對耶穌的看見是什麼,然後再問門徒們看見耶穌是什麼?我相信因為彼得的熱情與對耶穌的愛,吸引了聖靈啟示他,使祂說出這具重要的啟示性話語,以致於耶穌也告訴他,他最重要的身份~耶穌對他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馬太福音16:17-18

耶穌也示範給門徒,祂如何在愛中看見,在愛中行動~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37 於是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38 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馬太福音9:36。你看見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嗎?你看見成熟的莊稼嗎?這是耶穌在2000年前的呼召。

神一直在看著你,但問題是:「你是否看見了祂?」每個人在這個時代裡,最大的爭戰,大概就是要與神連結的爭戰!有人看重自己的臉,耗盡心力打造它!有人看重臉書,無時無刻被它影響;有人發明facetime(蘋果),為了讓人能遠距離看見對方的臉。

看著神的臉VS看著這個世界的臉!

這是你我每天活著最大的爭戰,神一直在看著我們,但我們是否看見了祂?世界一直想要奪走我們的眼目,讓我們被各種東西吸引,但我們必須要保持被神的臉吸引,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歌羅西書1:16

當我來到神面前,感受、體會祂的臉面在我身上時,我知道祂正在那裡看著我,我知道祂正與我同在,我可以感覺到房間的氣氛改變了,可以感覺我內臟的變化,溫度開始上升,感覺到血液中流動的熱情,神的同在就在那裡我看見祂的每一個地方!在這之前,我需要不斷練習、不斷專注自己心靈的眼睛,讓自己真正看見神。

與人建立關係需要面對面的看著對方,讓他知道你真的在那裡,讓自己的臉面對著他,看著他,而且真正的看見他。而不是在看著對方時,心裡想著自己想要告訴他的內容(筆記、草稿、逐字稿、自己想說的話…)

每一次當我們成為幸福大使時,我們並不只是在分享信息!其實我們正與天父用臉看著人,在我聆聽時看著對方的眼睛,在我說話時看著對方的心,因為當我看著對方的時候,我與天父正與人們同在。
看著神,看著團隊,看著所要祝福的人,看見神的同在,待在神的同在一刻,就可以改變一整個故事。

今天讓我們在服事之前,讓我們反思~

問題不是你看見什麼,而是你是否看見祂!


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貝克博士-學習與不同信仰人對話

如何面對多元思潮?
2014-10-16 | 記者何毓芬
在後現代主義的衝擊下,基督徒如何面對多元思潮?美國維真大學聖經與教會領導學教授貝克博士(Dr. Cornelius Johannes Bekker)於十月11日在台中旌旗教會分享「如何面對多元思潮?」
他首先提到,後現代主義是一個混淆的世代,隨著網路科技的氾濫,許多知識資訊唾手可得,容易使人放棄對真理的追尋。在哲學系統裡所提到的「多元主義」,人們相信所有東西都是對的,認為所有宗教都是平等的,沒有所謂的中心思想或真理可言。
然而,在基督信仰裡面只有一個中心思想,告訴人們只有一條得救的道路,如今我們活在多元的世代,如何與不同信仰的人對話,成為每位基督徒要學習的功課。
保羅雅典傳道為範例
「保羅在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裡著急…」貝克引用使徒行傳十七章16-34節,以使徒保羅在雅典傳道的經歷,提供今日基督徒五個寶貴的屬靈原則。
他提到,保羅在與多神信仰的雅典人對話之前,早已做好預備,當保羅準備開口分享信息時,首先肯定他們所做的事情某些是對的,溫柔地指出錯誤的地方,接著告訴他們關乎神的真理,並且告訴這些人現在是你進入神國度的時刻,最後將所有講道指向唯一得救的道路-耶穌。
貝克指出,今日基督徒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急於開口說話,對於一些不瞭解的東西太快提出批判,以至於引起對方反感和排斥。在面對不同文化思維的衝擊時,首先要學習觀察等候,不急著與人爭辯,讓聖靈引導我們的心,耐心等候說話的時機,以溫柔的態度說出造就人的話,如此才能將人心挽回歸向真理。
開放態度與人分享福音
此外,當我們在與人對話的時候,不一定馬上會有成效,有時候還必須忍受別人的譏笑,只要願意保持開放的態度,就能留下繼續對話的空間。初代教會是從多元的社會中發展出來的,當時的羅馬人相當逼迫基督徒,在如此艱難的困境中,使徒保羅仍然可以在不同族群文化中傳講神的道。
如今,基督教的重心已轉移到亞洲,台灣處於相當關鍵的位置,盼望華人教會也能如同初代教會一樣,在多元的世代中,更多與人分享福音,進而改變這個世界。


《有效的課程引導配搭》

2020/07/16 Stephen 引導或促進facilitate,簡單講,就是使事情變簡單。之前聽某位台灣師大的教授分享,教授的角色,簡單講,就是讓簡單的事情變複雜,這樣就能顯出教授的學問。 課程中的知識,許多人都知道,但如何讓他變簡單? 知識就好像菜市場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