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論(Epistemology)的論戰中,理性主義(Rationalism)對知識有以下幾個論點:
(一)單靠經驗不能獲得知識;
(二)知識的構成乃是人類理性先天的認知能力;
(三)認為知識都有其普遍性和必然性;
(四)以為理性不但可以認識自然界的事物,甚至可以認識超自然的事物。
理性主義下的教育重視理論學科,輕視實用技藝。然而,經驗主義(Empiricism)認為知識的取得乃源自感官所吸收的經驗,主張:
(一)人們生來的理性,是空白的「白板」,這塊白板是要透過我門的生命經驗,慢慢的將它寫上去,白板才有內容;
(二)知識是經驗的產物;
(三)知識並無普遍性和必然性;
(四)強調心靈的被動性(李坤崇,2004, 2011)。
Hunt(1981)重新探討 Dewey 的教育哲學發現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征戰在 Dewey 眼中,如同形而上學(Metaphysics)「唯心論」與「唯物論」的論戰,都無法根本地解決知識論與存有論的哲學問題,相反地,Dewey 批判這些的「二元論」觀點只會讓人類與自然(Nature)切割,造成存有的斷裂(Ontological Fragment)。
Hunt(1981)認為 Dewey 的實驗主義經驗觀是對傳統哲學的反省,目的不僅說明傳統哲學的錯誤,更重要的是吸取先人的洞見,作為發展其理論的重要基礎。Dewey(1929)將經驗分為「Primary Experience(主要經驗)」及「Secondary Experience(次要經驗)」。主要經驗是整體的經驗內容,為感官直接的體驗,未經任何系統化、概念化的反思分析,在主要經驗中,個體(主體)直接感受、經歷、欣賞、享受或容忍事物的存在,以及日常生活中經歷的現象與事物。次要經驗是指個體(主體)運用理性分析,將主要經驗于以分析歸類,形成抽象概念和理論,因此,這樣的經驗又稱為「反思性經驗(Reflective Experience)」。Dewey 的實驗主義,以「經驗」作為核心,為理性主主義、經驗主義、唯心論及唯物論都保留了空間,同時,進一步為知識論與存有論開闢出一條新的思維道路。
Dewey(1938)以「教育即生活」理念提出「Progressive Education(進步教育)」的教育哲學主張,藉以反省當時的傳統教育,簡要整理如表。「教育即生活」反映了Dewey 的「經驗觀」,主張「教育歷程除了自身以外,沒有別的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強調教育是在協助學生不斷地更新、改造,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個體。他認為學校教育不等於教育,教育應生活化,包含家庭、學校、群體、社會等全面的生活內涵。
Dewey(1938)的經驗觀中,運用經驗「連續性(Continuity)」所形成的態度、行為慣性,主張藉由「自我約束(Self-Control)」以習得自由民主素養,體認「自由(Freedom)」乃是實踐自己的目的意圖,而非滿足他人的目的意圖。個體形成目的意圖的過程是複雜的心智活動,其中包含:(一)對周遭情境、環境的觀察;
(二)過去類似經驗中取得的知識、概念、通則,或取自他人的資訊、建議及警告;
(三)綜合前面二項所形成的判斷或決定。
經驗能引發「意圖(Intention)」,例如我們看到一張「桌子」,感官的主要經驗是對桌子質地、觸感的觸覺,以及顏色給人的感覺,次要經驗(亦是反思性經驗)則會產生「桌子是什麼做的?」「誰做的桌子?」「為什麼會需要製作一張桌子?」「桌子是做什麼用的?」「給誰用?」等充滿好奇的提問,此時便產生的學習的目的意圖。
學生的學習必須以意圖為主要驅動力,並且與週遭人際、環境保持「互動(Interaction)」,人們是「活在情境中(Lives in a series of situations)」,依照不同的情境,會形成不同的判斷與學習。這些主張點出了「進步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的主要差異。
Hunt(1981)認為 Dewey 的實驗主義經驗觀是對傳統哲學的反省,目的不僅說明傳統哲學的錯誤,更重要的是吸取先人的洞見,作為發展其理論的重要基礎。Dewey(1929)將經驗分為「Primary Experience(主要經驗)」及「Secondary Experience(次要經驗)」。主要經驗是整體的經驗內容,為感官直接的體驗,未經任何系統化、概念化的反思分析,在主要經驗中,個體(主體)直接感受、經歷、欣賞、享受或容忍事物的存在,以及日常生活中經歷的現象與事物。次要經驗是指個體(主體)運用理性分析,將主要經驗于以分析歸類,形成抽象概念和理論,因此,這樣的經驗又稱為「反思性經驗(Reflective Experience)」。Dewey 的實驗主義,以「經驗」作為核心,為理性主主義、經驗主義、唯心論及唯物論都保留了空間,同時,進一步為知識論與存有論開闢出一條新的思維道路。
Dewey(1938)以「教育即生活」理念提出「Progressive Education(進步教育)」的教育哲學主張,藉以反省當時的傳統教育,簡要整理如表。「教育即生活」反映了Dewey 的「經驗觀」,主張「教育歷程除了自身以外,沒有別的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強調教育是在協助學生不斷地更新、改造,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個體。他認為學校教育不等於教育,教育應生活化,包含家庭、學校、群體、社會等全面的生活內涵。
Dewey(1938)的經驗觀中,運用經驗「連續性(Continuity)」所形成的態度、行為慣性,主張藉由「自我約束(Self-Control)」以習得自由民主素養,體認「自由(Freedom)」乃是實踐自己的目的意圖,而非滿足他人的目的意圖。個體形成目的意圖的過程是複雜的心智活動,其中包含:(一)對周遭情境、環境的觀察;
(二)過去類似經驗中取得的知識、概念、通則,或取自他人的資訊、建議及警告;
(三)綜合前面二項所形成的判斷或決定。
經驗能引發「意圖(Intention)」,例如我們看到一張「桌子」,感官的主要經驗是對桌子質地、觸感的觸覺,以及顏色給人的感覺,次要經驗(亦是反思性經驗)則會產生「桌子是什麼做的?」「誰做的桌子?」「為什麼會需要製作一張桌子?」「桌子是做什麼用的?」「給誰用?」等充滿好奇的提問,此時便產生的學習的目的意圖。
學生的學習必須以意圖為主要驅動力,並且與週遭人際、環境保持「互動(Interaction)」,人們是「活在情境中(Lives in a series of situations)」,依照不同的情境,會形成不同的判斷與學習。這些主張點出了「進步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的主要差異。
本文轉載自吳兆田老師~2015年2月24日 9:11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5%90%B3%E5%85%86%E7%94%B0/dewey-%E7%9A%84%E7%B6%93%E9%A9%97%E6%95%99%E8%82%B2experiential-education%E5%88%B0%E5%BA%95%E8%AA%AA%E4%BA%86%E4%BB%80%E9%BA%BC/10205181541831872?pnref=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