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好領袖是好聆聽者



許多人在對談時,都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卻不容易記住對方表達的重點,或感受到對方的狀態。深怕自己想要講的話語忘了講,所以會在對方不注意時,把自己聯想到的話語分享出來。

愛情專家黃維仁博士說:「傾聽就是愛,瞭解中有醫治」。真正在乎一個人,就是在與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專心陪伴,給對方時間,而「不是」一直想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覺,以及接下來自己要說什麼。

傾聽的重要目的,是要專注思考與感受對方的狀態,先思考分享者他在想的是什麼,先感受分享者的感覺是什麼,而不是先思考自己要講什麼,也不是先告訴對方自己的感覺。

許多人在聆聽對方分享時,會想到自己有類似的經歷,那一剎那會很想分享自己的經歷。

最近帶領一個領袖培育課程過程中,引導學員分享生命的狀態,當第一位學員分享完生命的困境之後,我邀請其他同學分享感受對方心情的回饋。另一位學員回饋時,不斷把焦點轉移到自己身上,分享自己面對困境的經歷,但卻對第一位同學沒有任何真實感受性的回應。繼續引導了幾次,他仍然只講自己的經歷。

也許第二位學員也需要別人聽到他的心聲,於是我回應了第二位同學之後,再次把焦點帶回第一位同學分享的重點。

聆聽真的是一輩子的藝術,有人年紀輕輕,就能聽到人的內心,有人一大把年紀,卻聽不到別人的心,同理需要放下自己,當放下自己的時候,對方就能感受到真正的愛,也才能真正與對話者的心共鳴,吸收更多的智慧,讓生命更成熟。









































延伸學習:

DISC 性格檢測(從性格學溝通)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以學員為中心的教學:更有果效的教與學


學習並不是教學的產物
而是學習者行動的產物
 
以學員為中心的教學,照字面看起來似乎容易,但在帶領引導員培訓多年之後,從許多學員的回饋中,發現他們在理智上能理解,但從瞭解到轉化,的確需要時間,就好像習慣右手行動的人,要改左手行動非常困難,長期固定的腦神經元連結,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才能轉過來。

感覺起來似乎要開始反客為主,看起來是把老師主導權交給學生,其實主導權還是在老師,因為老師只是需要忍住想要教的衝動,多多引導學員自己發現答案。當老師可以轉化過來時,對於老師而言,是一個很棒的學習與成長。

幾年前因為右手打籃球受傷,在經過一兩年的治療之後,還是無法完全痊癒,無法用右手打球太久,於是為了保持我的得分能力,開始練習左手運球、投籃與上籃,經過一兩年的練習,沒想到我的左手,比之前練習十幾年還要厲害。可能因為之前還是倚賴右手吧!

剛開始練習左手,真的非常痛苦,但現在它是我的秘密武器,每當防守者努力防我的右側時,我就以左手從左側輕鬆投籃得分。我們的神經元可塑性非常高,只要因為需要而常常練習,經過不斷練習的結果,大腦就會自動產生新的迴路,使新的能力產生,這是一種創新,把原本沒有的生出新的能力。

以學員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講師只是一位引導者,透過引導反思,引導學員自己發現議題的答案,並且在彼此的反思與分享中,將內心的價值與信念分享出來,當學員彼此的價值與信念產生交流時,大家的經驗、知識與智慧,就能大大提升,透過學員自己發現的答案,將對學員的生命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好處是老師每次的教學,都會有新的體驗,並且從每一個不同的學生身上,學到更多以前對這個主題沒有發現的觀點,因為持續有新的觀點與學習,所以也就會持續保持教學的熱情,甚至擁有越來越大的教學熱情。這對老師是一大福音,而對於學生,更能產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動機,長期而言對師生都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另外,當老師把焦點放在學生的需要,而不是自己的教學成就感時,他就更能發現學生的需要,而不只是滿足老師自己教導的慾望;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老師真正的關懷,而不只是被迫接收老師所給予的一切。

以學員為中心的教導,就好像請老師換一隻手教學,將會生出新的能力、熱情,也會幫助學生超越他們原本的能力。

【成為幸福講師的預備】


1. 為什麼要成為一位幸福講師?

講師是一個很有趣的工作,當初會發展幸福講師,是因為有一個需要出現,我們有一群人,看到台灣社會需求,在動蕩不安的社會氣氛中,我們認為家庭教育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議題,所以我們要把幸福傳遞給每一個家庭,幫助更多的家庭,能塑造幸福的家庭,也才能建立更健康與快樂的城市。

在分享過程中,我們從一個組織到另一個組織,感受到在不同的企業、社區、學校、社團、機構當中,都有不同的文化,從城市到城市之間,也有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在授課過程中,我們把每一個學員都當成家人,所以我們到處認識不同的家人。

雖然授課已經超過上萬人次,但我們的教學熱情卻越來越強烈,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擁有一個偉大的使命,為了這個使命而分享與教育;我們也知道每一次的教學,上帝都有美好的祝福在不同的學員身上,我們努力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員自己看到,他們生命中最美好的特質;最後我們也知道,我們的分享不是為了自己的成就,而是為了幫助學員的需要得到滿足。

2.在成為講師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1) 多聽課,觀察前輩的做法,如有可能,至少20次的課程,並做筆記與反思。

2) 多寫反思記錄,把你想到的觀點和想法隨時記錄到一個小本子上,堅持,也許這個筆記簿將來會成為一本你個人的講師聖經。

3) 多分享,透過各種分享平台,將你的反思記錄透過分享與各種不同領域的人討論,使你的思考可以有更深入的層次,使你的影響力能擴散到社會更多的地方。

4) 多結交朋友,多結交不同領域的朋友,透過不同領域的朋友,我們能將課程開到更遠的地方。

5) 多QT與讀書,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最終都離不開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讓自己的經驗和思考找到理論依據。每天都保持QT與讀書的習慣,相信當你要成為講師時,閱讀是一個必要的條件。



愛的催產素(Oxytocin)

(網路資料)
催產素(Oxytocin)催產素是由大腦下視丘「旁室核」神經細胞所分泌的激素,經由腦下腺後葉分泌 進入血液中,是一種環狀長鏈的多胜肽分子。催產素顧名思義就是能使女性子宮收縮的激素,以前它被認為和生產時的子宮收縮的一連串生化-神經機制有關,因而 當初對催產素的認識僅限於它對女性的生產機制和角色。


隨著多年來研究(主要是動物研究)的深入,人們對催產素的作用似乎產生了更 多的認識。這種激素雖然量少,但對於控制人的各種行為和情緒反應非常重要,比如飢餓、飢渴、體溫、內臟壓力都有催產素的參與,而且恐懼和憤怒等人的基本情 緒--比如愛情、性慾、愉悅、舒適、配偶的忠誠與情感的專一等等,也受到催產素的調控。還有最近剛剛發現的人際交往之間的信任度,也與催產素有著或多或少 的關聯。今天科學家們發現,很可能所有的涉及心理、感受和情感功能的相關腦內的生化機制,都與催產素有關。


催產素與「愛」情
1. 母愛的來源催產素於妊娠後期有促使子宮收縮、造成的分娩的功能,而分娩時大量的催產素會促使乳腺細胞的功能成熟,進而使哺乳期的女性能順利充足的泌乳。另外,若對未懷孕的實驗動物注射催產素,會誘發實驗動物的育雛行為和母愛行為。有些研究已經證明,催產素能加強綿羊的親子關系。


由動物實驗的結果來推論,女性懷孕和分娩前後,腦脊髓液中的催產素濃度上昇,可能會刺激母親對嬰兒進行無微不至的關照,也促使嬰兒更依戀母親。這些現象說明了:催產素與母子的依戀情緒和照顧行為有密切關係,也就是「母愛」的生化來源。


2. 愛情的來源
若我們以大腦的生化機制來觀看愛情,我們也可以發現催產素的關鍵地位。像所有情感一樣,「愛情」源于大腦,我們感受到戀愛時伴隨的激動、愉悅、甜蜜和快樂的感覺,其實是因為大腦中連串的神經化學作用造成的。


另 外在腦部功能影像學的研究顯示:墮入愛河的男女,腦部對催產素和血管加壓素(vasopressin)作出反應的區域最活躍,這兩種荷爾蒙有助維持和建立 關係。此種情狀可能解釋了為何情侶行為任性,並在閃電結婚後很快後悔。因為愛情會加速腦部『獎賞系統』特定區域的反應,並減慢作出否定判斷系統的活動。而 研究顯示當『獎賞系統』活動之時若想及某人,腦部會停止負責批判性、社會評價和作出負面情緒的網絡的活動,這進一步解釋了愛情的魔力──情人眼裡出西施 愛情真的讓人昏了頭。


給大草原田鼠的大腦注入催產素後可以發現,牠們結成一夫一妻的速度比通常情況更快。相反的,注入可以抑制催 產素接受器的藥物阻斷這種激素的分泌,則大草原田鼠會胡亂地交配,且沒有持久的伴侶。這些實驗說明了催產素和「愛情」這個「行為」的關連性,然而只靠催產 素就完成了一切的動作了嗎?似乎又不然。


3. 催產素與多巴胺(Dopamine
最 近進行的幾項研究揭示了人類愛情的大腦化學機轉。一如大草原田鼠般,催產素接受器位于大腦中几個富含多巴胺的區域,而催產素的分泌會影響多巴胺的分泌。腦 中多巴胺的濃度和作用和人類的某些感覺,尤其是「快樂」這種情緒有著直接的關連;另外多巴胺也會引起幻覺、愉悅感以及放鬆等等的反應。


或許您已經察覺:這種反應,和吸毒者所經驗的感受極其近似,而人類也會一再地用各種不同方式換取的這一種生化體驗,這和吸毒者的成癮狀況本質上是一致的,只是採取的路徑不同,結果也相異。
4. 性愛與催產素還 有,催產素與生殖/性行為有明顯的相關。性行為中/性高潮時大腦會釋放催產素,引起相關的生理反應包括:高潮時的子宮收縮、以及大腦中感受到的快感。另 外,無論對於男性和女性,催產素都有促進性慾的作用;而在兩性性行為時,催產素也都會升高。只是現在還無法確定究竟是是因為性愛而促使了催產素的大量分 泌,還是催產素的增加引發了性行為。


更重要的是,催產素的影響可能被雌性激素加強,而被雄性激素減弱:這或許部分地解釋了男女對 性高潮感受的差異,也有助於解釋雌雄兩性對壓力的不同反應。當我們感受到讓我們心潮澎湃的男女之愛或父母之愛時,我們大腦的化學物質正在發生復雜的相互作 用,繼而引發大腦特定區域的各種活動。催產素對這種相互作用至關重要,儘管它並不能代表一切。


5. 催產素與信任感現在,催產素的作用被發現得越來越多。實驗發現使用透過鼻噴霧劑型投予合成催產素給自願的受試者,會讓受試者產生顯著的「信任心理」。


瑞 士蘇黎士大學曾進行一項實驗,將一群大學男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分別給予催產素或安慰劑。結果顯示: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的信任度顯然不如服用催產素 組。此實驗的總體結果是,服用催產素的人比服用安慰劑組的人多投資17%的錢。最後研究人員認為催產素導致了「信任行為」的實質上的增加。


6. 催產素與腦內啡(Endorphin)有 些科學家認為,催產素與“類鴉片活性胜肽”(腦內啡)有協同作用──因為實驗中可以觀察到,腦內啡與催產素之間存在不可否認的相互作用:催產素啟動「依戀 他人」、「信任」的感受,腦內啡則會提供溫暖、陶醉的感覺。這或許就是與愛人在一起時種種不可思議的感受,和盲目行為的生化來源。


腦內啡的化學性質與嗎啡十分相似,它讓人產生安全感、舒適感與滿足感。所以失戀之所以會像大病一場,就是由於無法獲得每天必需的“麻醉劑”,因為體內的腦內啡迅速減少,於是會出現身心備受煎熬的症狀,看起來就和毒癮發作十分類似。  

  
催產素成癮(Oxytocin Habituation )

1. 由腦內啡到嗎啡
前文提到:腦內啡引發愉悅、溫暖、陶醉、信任感以及獎賞的感覺等等,筆者認為這種「感覺」正是許多人所欲追求的目標,只是每個人取得這個腦內啡“高峰經驗”的路徑人人不同:有些人靠運動、有些人靠事業的成就感、有些人則直接依賴毒品。


根 據研究,某些人腦中的鴉片纇接受器的數目偏低。這類人中條件好又積極進取的,多半成為冒險家,他們喜歡從事高危險的活動(如極限運動);而所在環境不佳又 懦弱的人,就會淪為毒品濫用者。因為相較於一般人,他們更難從普通人足以得到滿足感的活動中得到滿足,他們往往需要依賴更高度的刺激,或是直接使用毒品來 換取滿足感,這或許算是毒品濫用的生化基礎。

2. 催產素成癮與我們的網愛熟女
由於催產素的 分泌可以啟動多巴胺分泌,進而引發快樂、放鬆和幻覺;催產素又可以啟動腦內啡的活動,產生愉悅、溫暖、陶醉、信任感和受獎賞感。筆者似乎可以這麼說:其實 人類行為的目的,就是為了取得腦中的催產素,只不過每個人採用的路徑不同罷了。除了前述的吸毒和冒險家之外,有些人藉由瘋狂的購物,有些人靠不斷地談新的 戀愛,有些人則靠著不斷地和不同的人上床甚至是雜交,其實這些行為都只是為了換取“催產素經驗”的不同手段而已。


由這個角度來看 我們的網愛熟女someone所自白的故事,似乎可以得到充分的解釋。作者someone親自透露她的文中的「研究經驗」、「出軌」、「3P」以及最後的 「雜交」這幾個部份是真實的。而從其中的文字描寫,我們可以清楚地窺見前文所述的、一切有關催產素的生理、心理效應,甚至可說是分毫不差;也清楚地解釋了 她為何對亞得產生一種自己也不知所以然的、類似愛情的感覺。


其實筆者要說,這當中根本就沒有愛情,只是誤認而已(此點一如 someone的自我剖白)。一來是因為人類的腦部無法分辨催產素的來源是究竟是愛情的作用,或者僅是生理的高潮?也就是這位大姐把生理的高潮(純粹肉體 的、動物性的),解釋為對小男生的愛情(包含生物性的,心理的、社會的、靈性的);其二是這種一廂情願的“愛情的感覺”,其中並不存在有任何明顯的、合理 的基礎(此點也一如someone的自我剖白):偷情的事實、婚姻背叛、假借研究之名實則是禁不起誘惑、社會階級的差距等等。就這點而言,亞得顯然比 someone清明多了,而他也很清楚他在幹嘛:他只是在網路上成功地獵到了一隻“母狗”,一個性飢渴的“炮友”罷了。


作者在文 中多次的自我剖析和告白(特別是藉由和那位杜撰出來的女老師之間的對話),其實就是說明了自己的迷惑和警覺。只是如同一般人,這種警覺(和其引發的罪惡 感)對人類行為的控制力,和藉由“廉價路徑”(和男人上床、偷情與多P)取得的催產素高峰經驗比起來,根本微不足道!所以儘管覺得不妥,儘管覺得罪惡,但 是藉由性愛取得廉價催產素的體驗,實在太具有誘惑性,所以她才會一次又一次的身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而我們不妨算算這當中犧牲了多 少東西:婚姻、愛一個人的能力、和自欺欺人的「研究」(雖然她的論文還是完成了)。而這些被犧牲掉的東西又在更多的自我解釋和更多的性高潮中被忽略、刻意 地漠視掉了。然則筆者並無苛責someone之意,這本來就是「人」的弱點;筆者甚且對她能如此情文並茂地記述她的觀察和體驗,覺得十分不簡單,畢竟有更 多人甚且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就被催產素給“吞噬掉”了。性高潮的體驗當然迷人,但若不能認清它的本質,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沉淪其中,就是一種墮落和 「廉價」。


就像吸毒的人最後所有的感官都會異常、心智都會迷失一樣,濫交的人即使沒有死於愛滋病或妒忌的伴侶之手,最後都會失去 『愛人和被人愛』的『機會』和『能力』,筆者認為這才是性濫交真正的危險和代價。筆者不是泛道德的人士,只是提醒有這種機會的人,請在要跳下去之前先想想 後果。 src="http://blog.sina.com.tw/myimages/198/19654/images/20080501092550508.jpg" />

戀愛中的大腦
對男女來說,戀愛是一種最不理性的人類行為或最極端的腦部狀態。新戀情的痛苦掙扎讓大腦『失去邏輯』,對伴侶的缺點視若無睹。戀愛中的男女無法用意 識控制自己。現在也有證據證明,熱戀是一種腦部的狀態。與著迷、狂熱、陶醉、饑渴共用腦部迴路。熱戀不算是一種情緒,但會增強或減弱其他的情緒。戀愛中的 迴路主要是一種推動系統,和大腦的性衝動區域不一樣但彼此重疊。多巴胺、雌激素、催產素和睪酮素等荷爾蒙就是熱戀的能量來源,造成腦部狂熱的活動。

在戀愛時變得活躍的腦部迴路跟吸毒者在渴望下一次能滿足毒癮時的腦部迴路一樣。愛情迴路全力衝刺時,扁桃體(大腦的恐懼警告系統)和前扣帶腦皮質 (ACC,腦部的腦部憂慮和嚴謹的思考系統)活動都會減到最低。人們服用搖頭丸(Ecstasy)時的情況也非常類似:對於陌生人一般都會產生的謹慎心態 關閉了,愛情迴路的能量撥到最高。所以浪漫的愛情會造成搖頭丸的麻醉效果。剛開始戀愛的典型徵兆也很像剛開始使用安非他命、古柯鹼等藥物及海洛因、嗎啡和 奧施康定(OxyContin)等麻醉藥的效果。

這些麻醉藥就像愛情一樣開啟腦部的報償迴路,導致大腦釋放出類似的化學物。事實上,人們可能會對愛情上癮的這個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熱戀中的男女, 尤其在剛開始的六個月內,十分渴望與對方在一起的狂喜感覺,也會覺得自己無可救藥地依賴對方。熱烈愛情的研究指出,這種腦部狀態大約會延續六到八個月。這 個狀態十分強烈,愛人的利益、安好及生命變得比自己的更重要。

在愛情剛開始的階段中,梅麗莎注意到羅柏的一舉一動,而且銘記在心。梅麗莎要去洛杉磯一個禮拜,在會議上報告她的影片新作時,她和羅柏都無法承受分 別的痛苦。不是因為想像,這種痛苦是神經化學物消退而造成的。由於身處兩地,無法碰觸撫摸對方,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渴望,到了饑渴的地步。有些人等到愛人不 在身邊,感受到類似的心弦觸動時,才會明白自己早已陷入無法自拔的愛情中。

我們一向以為這種渴望只是心理上的,其實和生理有關。大腦的狀態類似吃了藥後藥效消退。看妳苦苦思念遠方的愛人,母親或者會安慰妳:『小別勝新婚。』我還記得剛開始跟我丈夫約會時,我已經知道他是我的『真命天子』,但他還渾噩不覺。

在一次短暫分離的時候,他『決定』我們該結婚了──我真該感謝他體內急速減少的多巴胺和催產素。他那自負獨立的男性大腦終於注意到內心深處的感情, 朋友和家人都覺得他做了正確的決定。在分開的時候,渴望重逢的動力會在腦內到達極度狂熱的狀態。過了幾天羅柏非常想念梅麗莎,他便搭飛機去看她。

當愛人重逢時,由於多巴胺和催產素,所有的構成要素似乎又回到最初發生愛情聯繫的狀態。撫摸、親吻、凝視、擁抱和性高潮為大腦中愛情和信任的化學聯 繫再度加滿燃料。重新升高的催產素和多巴胺抑制了腦內的焦慮和疑心,為愛情迴路打了一劑強心針。母親們經常警告女兒不要跟新交的男朋友過於親密,這或許是 老生常談,但實際上充滿智慧。擁抱依偎的動作會釋放腦內的催產素,尤其是在女性的大腦內,並有可能讓人更願意相信擁抱自己的人。也會增加妳對他話語的信任 程度。

將催產素或多巴胺注入群居哺乳動物的腦中,即使沒有愛情和性行為等先決條件,動物仍會產生擁抱和伴侶聯繫的行為,雌性的反應尤其明顯。瑞士有一項實 驗是,研究人員幫一群『投資人』噴含有催產素的鼻部噴劑,和另一組噴了安慰劑的『投資人』做比較。第一組投資人願意提供的金額是第二組的兩倍。噴了真正催 產素的投資人比較願意相信一個假裝是金融顧問的陌生人──覺得自己的投資會有報酬。這項研究的結論是,催產素會啟動腦內的信任迴路。

從一項擁抱的實驗中我們發現,被伴侶擁抱二十秒後,大腦中就會自然分泌催產素──標記擁抱雙方之間的聯繫,並喚醒大腦的信任迴路。所以如果妳不相信 那個男人,別讓他抱妳。碰觸、凝視、正面的情緒接觸、親吻和性高潮也會讓女性大腦釋放催產素。催產素或許只幫妳打開大腦中浪漫愛情迴路的開關。雌激素和黃 體素會增加催產素和多巴胺,讓女性大腦內的聯繫效果更加顯著。一項研究顯示,在月經週期的每週內,女性腦內的化學物質變動非常有益。

這些荷爾蒙會啟動腦內關愛照顧行為的迴路,同時關閉謹慎和厭惡的迴路。換句話說,如果體內有大量的催產素和多巴胺,妳的看法都是正面的,完全不會疑心。
讓人陷入戀愛的驅動力久久不散。但戀愛時妳必須讓愛人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透過腦部的情感及情緒記憶迴路讓他融入妳自己的自我形象中。在這個過程隨著時間進展時,維護情感聯繫所需的催產素和多巴胺會越來越少。因此每天二十四小時都想擁抱對方的需求度也降低了。

從碎碎念到甜言蜜語

今天在中國醫藥大學授課「在愛裡溝通」,兩位大約50幾歲的長輩與我分享,我們這一大把年紀,這麼老了,要改很難。常常聽到老婆在家裡碎碎念,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們不要碎碎念?

在討論中我給予一個結論,當你能夠與對方心與心的連結更深時,對方就不會再碎碎念。而我們在課程中,剛好學習如何與對方建立心與心的連結,學習對方希望別人怎麼愛他,如何說出觸動人心的話語,並且在溝通中加入更有畫面的語言圖像,這樣我們就能聽見對方內心的聲音,也就能感受到方的感受。

建立心與心的連結,比要求對方聽你的話更重要。要能在愛裡溝通,重點是要先學習用無條件的愛來愛所愛的人,並且用最積極的耳朵聆聽。快快的聽,慢慢的說,也許有80%以上的怒氣就會被消除。當我們能夠傾聽到對方的心,也就能瞭解對方的情。關係自然會更好。

在愛裡溝通的實踐方式~申請幸福小棧「在愛裡溝通」公益免費課程。
歡迎用line掃描QR code,或按網址連結https://goo.gl/Cym7Cm
加入幸福時光line@之後,輸入4,就可以下載報名表申請課程。

或email: blessinghut@gmail.com,會有專人與您聯絡。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法

何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and learning)?教師如何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
壹、前言
在1940年代後期,當時人本學派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逐漸興起,人本學派認為人的本身就是行為的主宰,自我經驗所感受的意義,會影響個人的行為。

美國的心理學家羅吉斯(Carl Rogers)是人本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本學習論植基於非指導式諮商理論,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Student-Centered Teaching)的主張。 


貳、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意義及特性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方法是強調由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教師只居於次要地位,因此又稱為非指導式教學(indirect instruction)。由於整個教學過程較無明顯的步驟,教材內容結構較不完整,所要獲得的知識、內容、概念也都不具體明確,這類的教學又稱為不明顯的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的特性:
一、學生有充分自主,從事自己所喜好的學習活動。
二、採取團體討論及團體活動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三、採取自我評鑑的方法或以內在評鑑標準作為評價的依據。
四、學習內容和現實生活有密切的連繫。
五、教師有充分的教學經驗應付各種教學情境。

參、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重要原則
羅吉斯在《學習的自由》(Freedom to Learn)一書中,提出人本學習的重要原則如下:
一、人類具有學習的潛能,對於環境的好奇會促進學習與發展。
二、教材必須在學生感到與自己的目的相關連時才會產生有意義的學習。
三、凡是學習會威脅自我組織及自我知覺的改變時,會被拒絕學習。當外在威脅降低到最小程度時,才會被接受與同化,學習才能進步。
四、許多有意義的學習,是經由實作中獲得,而錯誤是學習歷程中必經的,只要檢討改進,就會有所得。
五、當學生能主動參與學習歷程時,學習才會進步。
六、自發性的學習,同時包含智能和情意的全人式學習,這種學習最持久也最廣博。
七、獨立性、創造力及自信心的增進,植基於自我批評和自我評價,他人的評鑑則是次要的。在自由的氣氛下,才能綻放創造的花朵。
八、最有用的社會化學習,是學習歷程的學習,經由不斷的經驗統整和自我改變,可以培養獨立自主、積極自律的人格。 

肆、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教學策略
羅吉斯同時列舉最能促進學習效果的教學策略,有下列八項:
一、以生活情境作為學習的內容。
二、提供完善及豐富的資料來源。
三、運用學習契約來促進學生設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與計畫。
四、運用團體決策來訂定團體學習的目標和內容。
五、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自我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
六、利用啟發性活動,幫助學生獲得經驗性的學習。
七、利用會心團體及敏感性訓練,提昇學生思考能力。
八、採用自我評鑑,增進學生自我檢討及惕勵。

伍、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步驟
至於學生中心的教學模式,運用在課堂教學的實施步驟如下所述:
一、每個學生設定自己的工作計畫,並簽定契約。
二、學生針對自己所定的計畫,進行工作或研究。
三、學生由研究或實作學習,並跟同儕合作學習。
四、針對個人、團體或班級問題,進行充分討論。
五、學生自定標準進行自我評鑑,並為教師信任。

本文轉載自~http://goo.gl/U8YxtL

延伸閱讀:
1. 以學員為中心的教學:更有果效的教與學
2. 創造受教時刻,擁有最佳學習

《有效的課程引導配搭》

2020/07/16 Stephen 引導或促進facilitate,簡單講,就是使事情變簡單。之前聽某位台灣師大的教授分享,教授的角色,簡單講,就是讓簡單的事情變複雜,這樣就能顯出教授的學問。 課程中的知識,許多人都知道,但如何讓他變簡單? 知識就好像菜市場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