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NPO經營管理實務專題演講-社會公益的思維與實踐 -心得反思

很久以前就認識詹弘廷醫師,這次聽他演講,內心不斷被感動,演講一開始,他就分享:「每一個接受我服務的人,或者希望我捐贈的人,都覺得我很有錢」。這樣的開場就讓所有同學對醫生的認知重新建構。

一般人對醫生的迷思
的確一般人一想到醫生,就想到賺很多錢,但詹醫師他是一個有使命感的醫生,從事醫療工作是他人生的願景,他要透過從醫,到偏鄉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從他擔任醫生以來,一生都在偏鄉服務,如果為了賺錢,他不會用一生的青春歲月持續去到偏鄉服務。

從病人的信念去醫治
從健康與疾病的分享中,他用有趣的方式分享~遠古時代有一種巫靈說,也就是當你感覺人怪怪的時候,就會覺得好像你被煞到,而為了滿足被服務者的需要,做醫生的人有時候也要裝神弄鬼,似乎這樣就能安撫傳統中人們內心的需要。事實上靈性的領域,其實真的會影響人對健康的詮釋!

人類歷史以來,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的演變,人們對於健康的概念,是不斷變動的,從中國周朝易經的陰陽五行,到漢朝的的中醫,直到近代的細菌理論和更多的健康促進觀念。表達出每個人內心對於健康都有不同的信念,而當一個醫生你要醫治一個病人,若能了解病人的信念,對於醫治對方的疾病有絕對的幫助。

所以身為NPO服務者,我們是否有我們的信念,當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時,是否了解被服務者的信念,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是一個服務更深入的觀點,因為許多的NPO只是覺得社會有需要,我們就去滿足需要,但並不一定去了解被服務者背後的信念與價值。

現代人的文明病很多,有許多的壓力和環境污染的原因,造成現代人越來越多癌症的症狀,之前因為工作的緣故,常常到醫院去探訪我們所服務的病人,其實癌症病人常常都需要會診各個不同的科別來協同診斷,才能更精準的幫助病人找到病因與對症下藥。

NPO要協力合作
詹醫師分享到現在大家都用社群團隊在做服務,盡量要有互補性的人整合,誰能整合,誰就能勝出,你若能有上下游的協同合作,才能有更好的服務。在整合的過程中,醫療就地整合,將醫療與社福團體、暨大整合成為互補的團隊。

NPO也要學習如何與相關上下游的NPO整合,詹醫師在醫療中就與芳香療法整合,有時候醫生為老人開藥時,他看著一堆藥,心裡就不快樂。芳香療法老師會跟他說,這個油當你哪裡不舒服的時候,你就要去抹哪些地方。當病人想要這個的時候,醫生就學習這個,在這個比喻的例子中,我們要反思,做NPO不能一成不變,如果我們沒有配合服務對象的需要,我們有時候就無法服務。

透過結合不同機構或協會的互助,我們就能服務更好,例如我們與台中市沐風關懷協會合作,當我們去到不同的開課單位授課時,會遇到單親家庭孩子照顧的需要,我們就轉介他們向沐風關懷協會申請課後安親照顧。另外我們也跟許多不同的協會合作,透過協會資源的彼此協助,讓資源能提供給最需要的地方。

最近我們與台中市企業經理人協會菁英聯誼會開始產生連結,我們去服務企業,幫助他們建立幸福文化,而他們也幫助我們推廣我們的理念,去到更多的企業與機構,在這當中我們需要不斷的創新與結合不同的優勢,使彼此都因為彼此而相得益彰。

人生雙S成長曲線
在演講中詹醫生談到double S的概念,我之前就有學過這個概念,之前學習到的概念,是追求人生的目標,生命成長到一個階段,就像是一個曲線,在第一個高點準備往下走的時候,就是下一個曲線的低點,而人生就是這樣,每一個階段的榮耀,不能認為永遠都存在,要持續為下一個階段的成長基礎開始預備。就像人生如四季,從年輕到老,都要有不同的規劃與不同的成長目標。

如果人到一個年紀就不再學習,那麼退休後將會是一個重大疾病,只要你能繼續學習,就能繼續工作,75歲就業都還是有可行性。而且現在科技發達,每隔幾年就有新的發明,人們的平均年齡又可以活到80歲,原本我就熱愛學習,透詹醫師的分享,我更覺得活到老要學到老。

從願景持續推動成為運動
當詹醫師分享到他們透過阿尼色弗兒童之家,在15個國家照告超過6000個兒童,一開始是因為安臨來牧師的投入,現在祝福了非常多的孩子,一個人一開始的熱情,經過多年之後,就成為一種運動,這也是一個NPO非常好的典範,當一位創始者已經不在的時候,他的精神仍然可以繼續傳承,這都是我們身為NPO工作者要學習的生命功課。

接下來他談到現代社會,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習面對資訊時代快速變遷,內心的恐懼是一種推力、願景是一種拉力,你要常把你的生命意義、價值觀,成為你的工作動力,你的幸福在哪裡?快樂在哪裡?那是你要的東西嗎?你要這樣才能有創意,社會快速變動時你才不會變。NPO一定要有中心思想,我是用信仰稱住我的NPO。你要建立網絡,反思這個網絡給你什麼反應?

我們人有動力性的腦,要能夠持續創新,這在過程當中, 你要活在願景裡,而不是在恐懼中,外在環境的改變是持續發生的,只有你自己在心態上,從外部激勵變成內部激勵,再從內部激勵,尋找你自己的主動性,成長的操縱性,以及你的意義感,尤其面對21世紀的資訊快速變換的世界中,要能明白自己的目標,然後站穩腳步,持續往願景前進。

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最後他分享到,你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結束演講前他分享到馬偕的故事,馬偕來到台灣之後,有一次被當地人邀請去當關公,他真的去當關公,事實上他是一位牧師,但為了融入台灣社會,他願意放下自己。

我全心所疼習的台灣阿!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全心所疼習的台灣阿!我一生的歡喜攏於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
波藍大海遙遠的對岸,我意愛在此挑望無息。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阿!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阿!我一世的快樂攏於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在大湧拍岸的的聲響中,
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找到一生最後的住家。

一個外國的牧師,他持續提醒人,不要忘記貧窮人的需要。透過馬偕牧師的故事分享,最後詹醫師放這首歌的時候,許多同學和我都掉下感動的眼淚,除了想到馬偕願意這樣愛台灣,我也想到詹醫師願意為了信仰,心中充滿負擔,從年輕開始,一生投入在偏鄉醫療。

詹醫師分享:我內心有一種生命的共鳴,我為這些外國人生命付出的代價就在那裡。我就是看這些東西就是很快樂,喜極而泣!我不是悲情,NPO就有這種能量,這是維持我在NPO不斷奮戰的動力,所以我想用這樣的態度來分享。

莊俐昕老師最後的回饋:詹醫師不斷提醒我們,這是NPO的價值,當我們投入NPO時,我們要有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態度,這是我們常講起初的愛心,你把它拉到你的工作,不是你一開始投入的時間,而是提醒大家,為什麼要做這件工作?為什麼要選擇NPO?這是詹醫師自己做了很好的實踐。

寫論文的勉勵(每一位研究生都應該聽的一段話)
最後莉昕老師問一個問題~剛剛走進來之前跟同學談論文的事情,我認識詹醫師的時候,他已經是埔基的醫師,也正在寫論文,這是詹醫師可以勉勵大家的,在座即使位居高職,當執行長,你如何在忙碌中寫出論文?

詹醫師分享:我在台大唸書時,只有2個同學畢業。沒有畢業的同學有人是資格考沒過,有人是論文個性太堅定,無法當學生救自己畢業。寫好論文的第一步,我覺得是在學習的過程一定要有受教的心,第二步,這個學位是你的,是你自己用心得來的,就像太太是你追來的,你要不要她,內心要很清楚。你所選的這個女人你有愛嗎?你愛就要認真追阿。就好像這個學位對你重不重要?如果重要,你就要全力以赴阿,半夜都要起來寫阿!你真的要就要對你所愛的學位付出,你只能白紙黑字不斷寫。

我在寫論文的時候,每天挑燈夜戰,門診工作完後,每天逼自己寫,而且隔天早上還要到病房巡房。寫完有一天老師跟我說,你好像可以畢業了!我老師在我論文完成之後,第二年就去世,幸虧我完成了,變成老師的閉門弟子。所以活在當下很重要,不要想太多,要棄而不捨,不管多做少做、不管多寫少寫,你天天都要寫,唯有這樣的做,才能順利完成論文,就好像你愛這個人,就好好愛他,你愛你的學位,就好好寫。

心得反思總結:
1.     翻轉對醫生的看法
認識詹醫師很多年,之前曾經去過他家與他聊人生、生命與研究所的學習,對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告訴我:「我對每一個來到我面前的病人,都盡全力去幫助他,因為有可能眼前這個人就是耶穌假扮的。

從學生時代就參與在許多志願服務中,一直到成為醫生,總是選擇到偏鄉去服務當地有需要的病人,當時聽詹醫師分享許多人生歷練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如何一個一個勝過,不斷活出生命的願景。

在這次的講座中,整整兩個小時充滿令人反思的生命議題,從一開始就翻轉我們對醫生的認知,也點出社會大眾有多的迷思,並不是賺錢的行業,就一定都是想賺錢的人在其位,有可能只是一個實現願景的管道,詹醫師就把醫生這樣的身份,成為一種實現願景的平台,進入一個又一個偏鄉、醫院中,不僅擁有專業,更擁有不斷持續翻轉自己的創意,所以他能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代背景,總是走在趨勢的前端,就如現在他所專注發展的老人長照。

在許多年前當社會大眾還沒有注意到這是未來的趨勢與需要,他就已經投入其中。記得上次在他家與他對談時,他告訴我,等到社會大眾、特別是政府開始注意到老人照顧與服務是應該要投入的工作,他就會繼續投入下一個應該投入的議題。

2.     醫治病人要了解信念,醫治社會要了解社會普遍信念
大部分NPO的組織,都有個別獨特的核心價值與使命,當我們繼續往家庭教育服務時,要反思到底我們所服務的對象,他們最關心的核心價值、核心信念是什麼?將來要服務中,也要思考這個元素,讓我們更了解被服務者,他們對健康家庭或幸福家庭的信念是什麼?當我們更了解被服務者的信念,才能更有效的醫治這個社會許多家庭的需要。

3.     協力合作的反思
前兩年我們協會努力不斷靠著自己協會的努力,現在做出了一些成績,我們也需要想一想,在家庭教育的領域中,有沒有什麼NPO是可以跟我們一起合作的?可以讓更多的協會透過合作交流,使彼此對社會的服事可以有加乘的效果。我們專注在成人家庭教育,或許可以多一點與青少年或老人的NPO組織結盟,透過彼此服事的對象,我們提供更多完整的服務,使擁有共同理念目標的協會,形成一個更多元、寬廣的服務組織。

4.     衡量人生的反思
對於詹醫師他看待自己一生的眼光,啟發了我不斷思考,我如何再過20年,仍然持續維持我的熱情與使命,在所堅持的方向上付出與努力。不管待在那個城市,或者不同的時空,在我所服事的領域中,當我持續往願景前進時,期待能吸引更多社會、政府資源一起投入整個幸福的運動中。

當我們現在有許多人肯定我們的時候,我們要繼續思考,也許現在正是下一個階段的起點,不要讓眼前的光環弄暈我們的願景,要繼續禱告,求上帝繼續開路,讓我們知道下一個階段如何再為這個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5.     寫論文的反思
詹醫師分享寫論文的比喻,賦予我內心更強大的動力與感動,妻子是自己追的、自己選的,娶了她就要用熱情全心好好愛她,這原本就是我的心情,透過詹醫師的描述,當他分享到這個學位是自己尋求的,既然愛了、追了、就好好把它完成,特別他講到每天都要寫一些,這對我也是一個挑戰,但我要接受挑戰,努力挑戰自己,每天持續不斷讓論文增加一點內容,我想日積月累,我跟論文應該會迅速培養出好感情,也願上帝祝福我,能夠順利在我期待的日子完成論文。


感謝莉昕老師和源協老師這堂課的帶領,透過這學期的陪伴、帶領我們參訪、聆聽各種對我們有幫助的演講,除了詹醫師、還有麗嬋學姊等的生命見證,讓我感到來到暨大修讀這個學程,收穫最大、賺最多的是我們,我們只需要付出一點點,就可以到這麼多不同機構學習他們的精華,也可以跟在NPO領域中的前輩與領袖們學習,這對於我們在繼續發展NPO的過程中,其中創造的價值,遠超越我們所能想像的幫助。


延伸閱讀:

非營利組織是社會的命脈


《有效的課程引導配搭》

2020/07/16 Stephen 引導或促進facilitate,簡單講,就是使事情變簡單。之前聽某位台灣師大的教授分享,教授的角色,簡單講,就是讓簡單的事情變複雜,這樣就能顯出教授的學問。 課程中的知識,許多人都知道,但如何讓他變簡單? 知識就好像菜市場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