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3日 星期四

【捨己的門徒】

2020/0423
馬可福音8:31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32 耶穌明明地說這話,彼得就拉著他,勸他。33 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34 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彼得誤把耶穌當做要帶領他們奪取地上政權的領袖,所以在v32彼得拉著耶穌,勸他不要被抓、被殺,換句話說,彼得有他的期待,卻不是神的旨意。有時候無論是牧師或教會會友,人都會有對神、對教會的期待,想要用自己經驗、能力、判斷的方式去做事,但卻不是神的旨意。
耶穌剛責備完彼得,就教導門徒要學習捨己的功課。跟從這個生命的學習,若沒有捨己,是無法跟從的,因為要跟從耶穌,需要預備好,降服於神,而門徒的第一個生命的印記,就是願意降服於神。這樣的降伏,才能背起十字架,才不會靠自己想要成就神的旨意,才能把老我交給神,而經歷了新我的復活。
捨己是一種操練,願意放下自己的經驗、個性、為自已牟利的習慣,願意為了神的旨意成就,可以放下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能力與習慣,只為了讓神的心意成就在人的生命中,這樣的生命,就能承接主的使命與計畫。
耶穌為了拯救人,他不計代價,把自己獻上成為活祭,我們能做的,就是學習耶穌生命的典範。
1. 願意捨己
不再以自己為生命和生活行動為中心,開始看見復活的耶穌,如何為自己捨己,使自己擁有從耶穌生命而來的力量,那樣的捨己,是真的與耶穌生命交流後而生出捨己的心。
2. 樂意背十字架
願意受苦、被殺、復活。背十字架,不是只是好像要從神領受偉大的呼召,去為主殉道,而是在你每一個生命的歷程中,那些受苦的過程,那些學會放下自己、等候聖靈的過程,你遇見了復活的主,祂的愛充滿你受苦、受傷的心,使你的心得到更新與復活,背十字架不只是受苦、被殺的過程,更是經歷復活的生命。
3. 持續跟從主
復活的生命,才能緊緊跟隨主,否則我們還是容易看見自已的軟弱、以自己為中心,透過被主更新的生命,被主的愛浸透了,就能讓生命不斷在這個過程中,被轉化成為耶穌生命的生命,無所畏懼,因為愛既完全,就挪走一切的恐懼了。

【預備自己領受祝福】

2020/4/23Stephen

使徒行傳1:4 耶穌和他們聚集的時候,囑咐他們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5 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8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什麼是預備自己?

當一個新娘要結婚的時候,他要做好很多的預備,預備自己有最好的身體狀態,包含健康、體態、皮膚、婚禮當天的造型、還有告別單身各種從內在到外在的預備。有預備好,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時候,就會有更好的承接與身份轉換,沒預備好,在進入下一個階段時,可能會有衝擊,銜接的不是那麼順暢。

預備自己,就是好像你預備好等一個你喜歡的人來接你那種心情,你可能每天有日常繁瑣的工作,如果沒有期待有什麼你喜歡的人要來找你,這樣就沒有做任何預備。但如果有一個你喜歡的人,告訴你這個月會找一天來找你,但不確定哪一天,你就會有心理期待和預備他來。

耶穌說祂會再來,所以我們要預備心等候祂來。耶穌說要我們等候聖靈,聖靈就會來,我們就要有預備心,知道祂隨時會來,而不是沒有任何期待聖靈會來。如果沒有期待就沒有預備,這樣的日子就不會有引頸期盼、望眼欲穿的渴望,而熱情也只會是人本身的熱情,不是從神而來靈裡面的熱情。

耶穌要門徒等候父所應許的聖靈,預備領受聖靈的洗與澆灌,預備讓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預備好當神的能力降臨的時候,不會太過驚嚇,而能承接與承擔神的大能與計畫,然後預備自己,願意被神完全的使用,為主從本地到地極,做神榮耀的見證。

預備自己,就像新郎或新娘等著婚禮那一天,把自己裝飾整齊,在婚禮那一天,讓預備好的自己,進入下一個生命的階段。當我們預備好教會是裝是整齊的新娘時,隨時耶穌造訪我們,我們都可以迎接新郎,也都可以預備好進入下一個生命的階段。這樣預備的心,使你的心擁有對神持續的熱情與渴望,歷久彌新。

【愛的心流-兩種代禱】

2020/4/23Stephen

當我們為人禱告的時候,常常情詞迫切地為對方禱告,但有時候可能代禱者並不是真的在代禱,而是在焦慮,甚至在透過禱告過程中勸告或控告。所以有些代禱者的表情非常凝重,甚至禱告完之後疲累不堪。當然也有許多代禱者,他們在代禱中,對方經歷更新與醫治,而代禱者本身也知道如何在照顧對方時,也能照顧自己。這是兩種代禱的反思!

每當我們要為人禱告時,我們要先知道對方發生什麼事,然後要把對方的狀況告訴神,在這過程,可能不只是對方需要被禱告,而是在為對方禱告時,同時可以為自己禱告,把自己和對方都帶到神面前。所以有兩種代禱,有一種會讓彼此更焦慮,有一種會讓彼此得醫治,心得自由。

在愛中禱告
1.     投射自己焦慮的代禱
第一種代禱,會彼此激盪出來更多的焦慮,因為當對方的問題讓你感到焦慮了,你可能會用一大串的禱告詞,例如:主啊求你幫助他改變他的思想、主啊求你讓他放下他一切的焦慮、主阿請你教導她學會如何饒恕人、主啊求你幫助他不要這麼自我中心、主啊求你幫助他不要這麼懶惰...

似乎是在為對方禱告,但過程很像是要勸說對方、甚至有時候禱告像是在控告對方!但真正讓人改變的,不是有信心地宣告、也不是有用的格言,就好像有些人學習,每天都要對鏡子說100次我是最棒的,或者不斷用力的宣告神的話語,但心中卻不是真的把力量倚靠在神身上,而是倚靠在自己澎湃的情感上。

代禱時,如何不要投射自己的焦慮,不要在禱告中控告對方、勸告對方,那就要在禱告中,真實的愛對方與愛自己,在神的愛中安靜的讓自己平穩下來,容許對方焦慮,讓焦慮的對方可以放心的焦慮,安靜的陪伴對方,讓對方感受到一種穩定的力量在他身邊。

也許有時候只要單單跟神說,主啊,求你的愛觸摸他,主啊求你的愛充滿他,主啊求你的愛淹沒他,主啊求你的愛環繞他,主啊求你的愛浸透他。當他真的經歷主的愛的時候,他自己就會從神得到力量,產生從裡到外自然的改變,產生生命本質的轉化。

代禱者要能夠覺察,自己的焦慮是來自於對方觸動自己的生命經驗,還是我單單憐憫對方的生命?分辨那個焦慮是他的,不是我的,才不會情詞迫切的開始用焦慮式的禱告,這樣雖然禱告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禱告完還是焦慮。還是不放心,然後就用自己的手去幫神一把,而不是禱告完就交託給神。

2.    醫治自己被觸動的禱告
當對方讓你感覺有情緒、有焦慮時,我們心中的不舒服,可是從過去受傷的經驗而來!當你感受到情緒的波動是超過自己能調適的,你要向神求問,是什麼原因,當我在陪伴對方,為對方禱告前,我的心中會這樣波動?

誠實的面對神,詢問他擔心的是什麼?這件事情觸動你什麼?然後在過程中,聽見自己,明白自己感受到什麼?先把自己交託給神,求主的愛、主的靈帶領自己的心穩定下來,因為對方的生命故事,很可能會觸動自己的生命經驗。

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努力要同理、聽懂對方,但卻忽略自己,那麼我們會忽略了神的愛。因為愛是一種狀態,不是我要做什麼,或對方要做什麼,真正的愛是想要懂自己,也懂對方,學習來到神面前被愛,擁有更多愛,就越多愛對方,也就能夠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然後愛人如己。

代禱的反思
真正的聽懂,不只是專注聽懂對方,更是先聽懂自己,聽懂神在對我的生命說什麼。然後陪伴對方找到一條靈修的路徑,來到神面前,聽懂神如何愛他。

每一個為人禱告的人,都要先回到神面前。問自己:「我有聽神、有聽自己嗎」?然後交託自己給神,為對方禱告。這樣耶穌就會在這代禱的關係中,成為愛的源頭。當對方在述說時,我能把自己帶到神面前,誠實對神說:「當他說這些事情時,我裡面開始焦慮了,求神告訴我,我發生了什麼事」?

然後把心中的掙扎、痛苦、情緒、疑惑、不安,先交給神,如果神有帶領,或許在過程中,神會讓你經歷更新與醫治,或者在為對方代禱後,回到自己的隱密處,安靜回到主面前,向神傾心吐意,讓神更新你的生命。

之前曾經在「非營利組織經營與管理」課堂中,聽到一位在社工領域非常有權威的教授分享:「社工的社會服務,就是一群無奈的人(社工),在幫助一群無助的人(弱勢族群)」。

聽起來很寫實也很無力!但若社工能與神之間用愛交流,不只用心理學與科學去服務、更是用靈性中被神提升與帶領的生命來服務,那麼社工的服務,就能在照顧對方的時候,也照顧到了自己。

這樣可以同時感受到對方與自己的焦慮,同時跟神求救,告訴神:「主啊,我看到他的無助,我看到他的求救,求主與我同在、與對方同在,讓我的心可以安靜的聽懂自己、聽懂對方」。

然後來到主面前,把對方帶到主面前,願主的愛澆灌他,對他說話,此時這愛的同步流動,就在你們中間,產生愛的心流。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等候神最大的影響】

2020/04/21

當你屏息注視主,同步主的氣息,只把熱情傾倒給主的時候,你渴望什麼?
在等候神過程,生命受到最大的影響,並不是提升思想的高度、意志強度或情感的穩定度,也不是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
而是心裡深知,聖靈正在觸摸你、深愛著你、環繞你、使你的心跳、呼吸、眼光、完全的被祂吸引,使你什麼都不做,單單仰望祂。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最有力量的邀請】

2020/04/20

在安靜等候中,降伏是最有力量的邀請。
讓靈魂安靜俯服在主面前,你不知道什麼時候神的靈會澆灌你,但就在等候的過程最賦予人生命。
生命的更新,是在等候中發生,一但等到,就已被更新。
所有生命問題的解答,都在仰望主的過程中,看見祂榮耀的容面,使你的心在等候時傾倒出來,充滿渴慕神的熱情,讓自己被神的慈愛融化。

《有效的課程引導配搭》

2020/07/16 Stephen 引導或促進facilitate,簡單講,就是使事情變簡單。之前聽某位台灣師大的教授分享,教授的角色,簡單講,就是讓簡單的事情變複雜,這樣就能顯出教授的學問。 課程中的知識,許多人都知道,但如何讓他變簡單? 知識就好像菜市場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