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引導反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引導反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7月10日 星期五

【凝聚人心的領袖】

2020/07/10 Stephen

昨天跟加拿大BurnabyGrace分享,聽他聊最近這半年的成長,還記得他在半年前帶2個人,每個禮拜陪他們讀經靈修分享,一直到昨天爲止,他說現在已經有穩定,每個禮拜2次,每次1小時,每次都有13個人參加讀經靈修分享。

在分享的過程,我聽到他的心裏充滿能量,充滿力量,充滿熱情跟興奮,因爲他分享在過去這幾個月的時間,因爲疫情的緣故,他沒辦法做實體的課程,但是他看到在他帶的教會團隊成員當中,他們有很多人都有親子問題、夫妻問題
、或各種家庭的溝通問題。

於是他就花時間禱告尋求神,也整整理出來三堂溝通的課程,於是他就在線上開了一個溝通課,有40個人報名,到最後全勤完成的有18個人。

分享的過程,我聽到他對自己有更大的信心,更大的自信,對神有更多的依靠,他分享到,事情很多,但是沒有擔心,沒有憂慮,然後看到每一個人,他們在讀《聖經》的過程,已經越來越能夠有敏銳度,能夠明白如何應用聖經內容在生活中,聽他分享過程中,我心裡非常的興奮。

而且他的丈夫Leon在每一次的讀經分享中,都擔任那一個讀《聖經》的主要閱讀者,包括Leon還有每一個參加的人,他們都充滿熱情,充滿渴望,而且在讀《聖經》的過程,大家都越來越容易能夠明白,聖經如何應用在他的生活當中。

整個過程,我聽到Grace他分享的內容,我很感恩,因爲在2018年的四月開始,我跟他聊了大概兩個月的時間之後,他漸漸有了一點信心,於是七月他正式啓動了一個小組,一直到現在,2018年的七月到現在,兩年過去,我發現他開始恢復他的熱情,也重新燃起盼望跟能力。

談話中,我看到~他從覺得自己很久以前是somebody大人物,變成有一段時間是nobody小人物!

因為他以前什麼都能做,不管在職場,在教會,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領導者,不過因爲某些原因,他已經有將近五年的時間,沒有一個教會的領袖遮蓋,在工作、職場上跟在教會的服事上,他面臨的一些衝擊,不知道該怎麼做。漸漸就變成了nobody小人物。

透過20184月到6月那兩個月,線上的教練會談之後,他開始啓動教會小組聚會,兩年之後,他現在不管在工作,職場或者在教會的服事,都充滿熱情跟能力,除了他曾經告訴我,以前他用權威領導,現在懂得用引導的方式領導,學習比較多用教練式的領導,現在他說他有一個13個人的穩定的小組。

這一次溝通課程來的有40多人,他說他開始整合以前的能力,創意、資源,還有最重要是包括他對神的敏銳,知道神要他做什麼,言談之中,我強烈感受到,他整個人跟兩年前都完全不一樣了。

這讓我看到...一個偉大的領導者,他總是會找到凝聚大家的方法,並且協助所有人發揮潛能。這是領導力專家約翰·麥斯威爾曾經說的。我看到這句話就在Grace的身上,毫無隱藏的,毫無攔阻的就展現出來。

如果你是一個領導者,如果你是一顆鑽石,你不可能放在一個地方不被發現,如果你不是鑽石,你放在臺上,人家也看不到你的光芒。我在Grace身上看到,兩年前我就知道他是一顆鑽石,只要適當的磨塑,他就能夠把他的光輝釋放出來。

分享討論的過程,我感受到、聽到他是如此的有熱情,而且他自己本身的身體的一些病痛,似乎比起過去這一年多,我常聽到他之前不舒服的地方完全不同。一個人有目標、有熱情、又釋放出神給他的潛能的時候,他生命的光輝會照耀在自己黑暗的地方,也能夠照亮許多的人!

這樣的生命就能不斷地有一個善性循環,把他最強的恩賜凝聚,釋放,並且照亮他人,幫助他人找到他最亮的地方,這是我在帶領Grace教練過程中,非常開心興奮的事,也是身爲神的兒女,陪伴Grace在靈性和生命成長最快樂的事情。

看著Grace回到神的面前,知道他是誰,從曾經是Somebody大人物,雖然變成曾經有五年的時間覺得自己是Nobody小人物!可是在昨天的一段話的過程,我知道他又回到Somebody,而這次的Somebody,是成為神眼中的Somebody,不是之前倚靠自己的Somebody,而是在倚靠神當中,活出真實自己的能力與潛力。

現在神帶領Grace的成分更多,因爲他不斷地說,我沒有擔心,沒有焦慮。雖然事情很多,但心中卻充滿興奮、充滿能力,跟隨主不就是這樣?因著信仰的力量,因著神的同在,就能堅定的持續、重複,做神所帶領的工作。

很榮幸能陪伴Grace,願神帶領他繼續走在神的呼召裡,越服事神就越認識自己、更多神的愛、更多愛人、愛自己。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8個釐清共識與執行目標的關鍵】

許多公司裡面被提升為主管的人,他們原本不是領袖,也許是技術人員或業務人員,而一旦他們被提升成為領袖的時候,他們不只要帶領部屬,也要更多學習有智慧回應他的主管,也就是提升向上管理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常常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釐清共識與執行目標。

這時候他要做的事情不再只是專業能力的展現,而是要完成團隊任務,並且在帶領團隊中處理人際互動的問題。當一位基層員工升職成為主管時,他不能只想著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而是要更多學習帶領團隊的能力,以及向上管理的能力。

無論是身為部屬或主管,以下有八個釐清共識與執行目標重要的關鍵,可以幫助剛被提升的主管帶領團隊找到共識、完成目標,帶出美好的團隊績效...

1. 釐清角色定位
談話前要先釐清自己的角色,不要一聽到對方的分享,情緒就影響了分享的焦點。

2. 專注傾聽

3. 釐清目標

4. 有效分析
1) Facts事實、事件
2) Feelings感覺
3) Findings發現
4) Future未來

5. 引導對方分享如何執行

6. 給予建議選項

7. 找出共同目標

8.同心執行目標

當你與上司和部屬溝通時,都能找到共識,擁有同心執行的目標時,就能在工作中產生熱情、凝聚團隊共識、並且樂在其中,產生美好的績效。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好話合時宜Right Words at the Right Time to the Right Person.】

箴言23:9 你不要說話給愚昧人聽,因他必藐視你智慧的言語。12 你要留心領受訓誨,側耳聽從知識的言語。16 你的嘴若說正直話,我的心腸也必快樂。19 我兒,你當聽,當存智慧,好在正道上引導你的心。

每當你想對某個人說某些話時,最重要的並不是你說的多好,而是你懂不懂他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當對方愚昧時,你要聽對方為什麼會這樣想,了解他心中的信念價值,不一定要說什麼,只要關心他就好。

當你認為這智慧的話語對他很重要時,先來到神面前問神,聆聽神對你準備要說的話語的看法,擁有足夠的知識才能堆疊聰明與智慧,要說出合神心意正直的話語,你需要看到更多的角度、感受更多的心,然後讓你的心被神調和之後,說出榮神益人的話語。

說話最重要的不是把話說好,而是把耳朵訓練好,認真聆聽神對這個情境的心意、認真聆聽對方生命此時此刻的狀態、認真自我覺察自己的狀態、聆聽自己的心是否在對的狀態,然後把各個不同的角度的觀點放在自己的心中,再讓神引導你的心,神的話語就成為你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讓真理的話語引導你的心,是你在任何時刻說話、做事、思想最重要的一件事,因為當你把神的話語藏在你心中,你就能讓更多道成肉身,只要你願意晝夜思想神的話語,你就會經歷神對約書亞說的話語~讓神的話語不離開你的口,晝夜思想,使你能遵行神的話語,使你的道路亨通,凡事順利。(約書亞記1:8)

面對有智慧的人,不要用你自己的智慧與經驗說話,要從神的智慧來回應對方,因為他需要從神得到智慧,而你只是在那個時空背景中,神使用的器皿來祝福人,一旦你祝福了他,你的智慧也被神提升了。

面對愚昧的人,你不要用力地想要教導對方,因為當一個人心存愚昧時,你的話再好也是沒有用的,說得越多只會讓對方對你更藐視,而你心裡又不舒服。話語的智慧,要在合宜的人身上能啟動最大的效應,就像你跟隨神的路上,每一個生命階段中,神的話語對你都有不同的影響,既使是同一句話!

感謝神話語的祝福,讓我們在閱讀神的話語中、聆聽神的話語中,持續增加自己的聰明與智慧,讓我們能學習神的法則,明白如何應用與應對,感謝神的真理使我們的心被點亮,願神的靈引導我口中的每一句話語,都能榮耀神、祝福人,感謝主耶穌,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延伸閱讀】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初階幸福引導員課程心得回饋-富足的平安】

看完這位學員的心得分享,心中非常感動!突然讓我回到最近H1課程中的情境中,在每一個互動、每一個眼神的交流、每一個心與心連結的對話中,似乎都成為一個管道,讓人的心靈昇華到與上帝的交流中,給予人祝福的同時,我們的生命就很像耶穌的生命,給予與領受都同時受到耶穌的祝福。

真正從內心深處湧流出來的感恩、滿足與喜樂,是很難用言語形容的,而Lorita的分享,卻讓我再次經歷上帝慈愛的觸摸,也再次體會內心滿足的喜樂,感謝上帝讓我們成為彼此的祝福,也繼續將這份無條件的愛與祝福倍增,持續擴散,祝福到更遠的地方...

<說不完的教會生活好處-生命的榜樣及典範篇>
.
我觀察每個和世欽哥接觸過的人,
都可以在短短的談話當中,感受到他的溫暖和智慧,
以至於被鼓勵和自動期待自己也能夠做出美好的改變,
能像他一樣祝福身邊的人。
.
上H1(初階幸福引導員)時,我們都學到原來這是「以對方為中心」的談話,
談話的內容奠基在每一天個人與上帝真實的關係,
不但如此,加上有系統的沈澱思考,整理記錄。
原來是背後的秘訣。
.
我和上帝的關係因為世欽哥的課程和分享,
有很大的轉變,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一直活在一種出人意外的平安。
.
如果在每一次和他人相處,
都操練「以對方為中心」,其實就是一種「捨己的愛」吧!
.
念文學的人都很能說,但放下自己想講不停的想法,
也放下自己的預設立場,
為對方的益處,把時間留給對方,把注意力留給對方,
而非期待對方注意到自己有多好,
或期待對方先聽進去自己認為的好...
這是我自己整理出來的心得,
理解之後,終於明白,為何這樣的相處,如春風般讓人感到溫暖和被造就。因為捨己的愛,最吸引人。也唯有這樣無條件的愛,使人因為被給力,願意改變,而成為下一個愛的傳遞者。
.
非常推薦H1初階幸福引導員,這是一堂你不會想抽空滑手機的課。
內容很簡單,但是卻翻轉我十一年的基督信仰,而且影響力持續很久~
只有在教會,能找到你想找的答案,並且看見活生生的榜樣激勵著你!教會裡,有數不盡這樣的課程和美好的典範~
有時候我仔細想想,真的覺得自己太富足了~只好一直迫不及待想給出去~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轉分享企鵝被引導後反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某一次在幸福小棧的課程開始前,看到志工企鵝臉色漲紅,看起來等一下的服事可能會有影響,於是去買了兩瓶可樂,與企鵝快速地找空黨與他對話,企鵝的反思力一直都很強,在短短的喝可樂的時間中,他自己領受到新的啟示與反思,未來對於同樣的問題,不再擔心會影響他~
**********************************************************
「記得,妳看到的那些反應和情續表像,只是煙。」
「那麼真正的火苗是?...」我問道。
「藏在問題底下的原因。」
----------
性情中人的企鵝
多年來,應該是說就出社會來,很多熟識我的人就知道,企鵝的個性其實某方面沒有很好。
並不是說很容易發脾氣,而是在我的個性中我有一個非黑即白的一個絕對地帶。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種個性和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得不說有時候其實很幫助我,
因為我很容易去抽離我的情續和感覺,就非常客觀的角度去分析事情。
但這種個性的反面就是,我非黑即白,如果當我確定這件事情是我有百分之百站的住腳的機會,那麼我絕對死守到底,沒有所謂的讓步空間。
「企鵝的個性有時候冷靜過頭,處理事情沒有人性和同理心。」這是我某個老師還是長輩曾經對別人如此形容過我。
大概在這一兩年左右,我後來逐漸發現到這個脾氣有一點開始影響到我的工作和生活或是與人相處。
說不上好或是不好,大部份我的朋友都很接納包容我,而這個也沒有造成大家之間的不愉快。
只不過在有些事情的角度上面,我如果發現到這件事情是有對錯之分時,
如果當我發現到我是對的,那麼不好意思,沒有人能夠抵抗我這個對的真理。
簡單的例子如像是我開車,我是個絕對的安全駕駛,上高速公路從不超過時速130,
不闖紅燈不亂超車保持安全距離等等我全部作的到,
所以我之前常說,如果我開車開到一半,有人來撞我,那麼對方絕對完蛋。
後來大概這幾星期我決定將我的個性情緒更多的交給神來掌管後,
我隱約覺得這一塊是要被上帝改變的,但我也說不上來是為什麼或是要改什麼,
因為多年來我一直覺得我這種個性其實也很好啊,非常客觀耶!
還自我感覺良好的覺得啊反正我現在也是常常自己對自己4F引導反思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啦哈哈哈(才怪)...
直到今天發生了一些事情,徹底的打破兼深度反思了我的生命。

反思的開始
今天下午因為有幸福小棧志工服事,我在世界廣場附近找機車停車格時,和騎樓的店家起了一點爭執。對方是手臂有刺青的大哥,我沒在怕,因為我確定我是對的,我停車的位置是合法合理。對方要求我離開,因為我摩托車如果停那邊,他們家的車子就不能停。
在爭執的過程,我甚至已經在他們面前拿出手機來拍了四五張我摩托車停好車子的照片,這代表一件事情,如果我車子有任何損壞,他們絕對脫離不了關係。最後的最後是有和平解決,他們讓出一個小位置給我停機車,而我也為著我的態度和刺青大哥有道歉,大哥也接受我的道歉笑容滿面的放我走。

但當我走到世界廣場時,我發現到我的手在發抖,我的思考和情緒有點混亂。於是我第一件事情禱告先求神幫助我穩定情緒,再來我想知道我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時候4F引導反思所學的「事實」和「感覺」很快的就派上用場,我甚至把「發現」和「未來」都有大致的輪廓了。
「我因為剛剛發生一件停車事件,我感覺很不舒適,但其實這件事情大家各退一步都好,沒有對錯問題因為也許對方也是需要上下貨需要那個空間,所以未來我遇到相關事情,我可以退一步...」很標準的答案,但即使如此,我仍然發現到我心情仍然無法平覆。

引導反思的過程
我就發現到問題還沒有被真正的獲得解決。我有點無助,世欽哥用了一瓶可樂的時間,帶領我更深的一段思考。其中包含了在教會中常用的醫治釋放及禱告饒恕,也包含了4F的重覆引導,一層一層抓到我真實的問題。
重點是「一層一層去抓」,如果用圖像語言來形容,我的狀況像是關在一間起火的房間裡面,煙霧彌漫,但找不到火苗。那個火苗很小很小,燒一陣子了,我一直找不到它。我看到煙就去打去拍,但火苗永遠沒有熄滅。

事件分析
後來整件事情的一層一層分析的內容大致是:
火災:停車事件中企鵝遇到一個刺青大哥,還很不要命的和別人吵架
大煙:企鵝作事情非黑即白/講話偶爾刺耳/沒人性/沒同理心
小煙:企鵝努力讓自己在對的位置,因為這樣子就不會有人說她錯
看到火:企鵝最討厭明明自己是做對的為什麼還要道歉或是低頭
火源:企鵝小時候因為父母長期不當管教所以常常背黑鍋被處罰
滅火:饒恕原諒我的父母親,因為他們不懂如何正確教導小孩。
加冰塊:耶穌愛我 ~ 耶穌都知道小企鵝當年的苦 ~
當我走到加冰塊的這個過程後,再回到4F去重整及回朔整件事情,
我發現到我輕鬆很多,也開始學習了第一次的「同理心」。
前提是真的要走到加冰塊這一個過程,因為如果只是到滅火,仍然會覺得不舒服。
但如果很深的確定我是被愛且被理解同理的,我就可以一樣的去同理理解他人。
雖然一開始很不容易,但我知道我今天已經踏出了第一小步。

心得結論:1. 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不要懷疑,當生命出現一些問題時,快點解決,不然絕對釀成火災。
2. 4F引導反思真的要常常使用和訓練,我真覺得要不是我平時很常使用鍛鍊這個思考,我今天可能沒有那麼快就可以抓到火源。
3. 4F引導反思技巧是一個方法,但真正的核心仍然是「以神為本,以人為中心」,上帝今天透過世欽哥和我的對話說了很多,但最後我知道我是被愛的,上帝也沒有怪我說我幹麻和人家吵架啊哈哈哈哈~~
最後的最後,實作,真的很重要。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在愛與智慧中引導反思】




在古老的書籍中,有許多提升智慧的故事,當我們能從故事中反思,並且看懂偉大人物的引導反思,那麼我們的生命就能在其中受益,並且提昇自己引導反思的能力!自古以來流傳最久、發行量最大的書籍就是聖經,在聖經中曾經記載一個值得我們花時間好好反思的故事,一起從故事中來反芻並吸收其中的愛與智慧。

8:3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
8:4 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


8:5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



8:6 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8:7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8:8 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



8:9 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
8:10 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裏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8:11 她說:「主啊,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如果我們是被質問的對象,我們可能會如何回應?最有可能的回應方式,就是針對問題告訴群眾:「這婦人犯了罪要被石頭打死。」如果耶穌這樣回答,就違反當時羅馬的法律,因為當時羅馬政府並沒有給一般猶太人判死刑的權柄。另外一個可能回應,就是饒恕這婦女,那麼祂就會被群眾責問,為什麼他沒有主持公義?沒有遵守摩西律法的教導用石頭打死婦人?

回答問題,最重要的不是面對問題談問題,不要捲入問題之中,不要從錯誤的問題去回答錯誤的答案。而要洞察問題的根源,否則就如同看著火災的現場搧掉飄起來的煙,但是這樣並無法解決問題,要在火災現場滅火,就需要找到火苗,把火苗滅盡,煙就會自動消失。耶穌面對這個問題,用祂的智慧找到火苗-「罪人的質問」,於是祂用同樣罪的議題,使這些刁難的法利賽人知難而退,因為每個人都有罪的問題。(參閱延伸閱讀:提升自我覺查能力)

耶穌在面臨這些法利賽人的質問時,祂一聽就知道這群人的動機與目的,是為了要試探耶穌,為了要抓到控告耶穌的把柄。如果耶穌針對問題回答,無論是打死婦人或不打死婦人,對耶穌都是不利的答案。於是耶穌並沒有直接回答應該把她怎麼樣,然後耶穌跳開問題,用更高層次的問題挑戰現場每個人:「沒有罪的先拿石頭打她。」

這是一個非常有戲劇張力的情境,耶穌面對這些群眾,就像李小龍面對一群人(以前小時候電影的記憶),當旁邊的群眾對著他跑來跑去、大哄大叫時,李小龍完全不動,等到時機一到(別人不動-我不動,別人動-我動的比他快),他只要快速一秒鐘出拳,所有群眾都倒下。

耶穌當時彎腰寫字,再起身問他們一句話,就完全擊敗所有法利賽人心懷不軌的質問,耶穌所問的這句話,除了表達了對這位婦女的憐憫與愛,也同時表達了對在場群眾的愛。

其實耶穌祂應該知道每個人的罪,但祂並不公開講出來,在默想這段經文的過程中,我感覺到很有可能耶穌在地上畫的字,就是在場質問者的姓名和所犯的罪,這些群眾以他們想要置耶穌於死地的心態,不斷逼問耶穌(v7),當耶穌起身時,若不是他們看見自己的罪,而只是聽到耶穌一句問話,大概他們也不會承認自己有罪。

然後耶穌繼續彎下腰寫下其他人的狀態!

以耶穌從天父的領受和祂的身份,一定知道在場每個人生命的狀態,而祂選擇用慈愛的方式表達,而不是公開用先知性知識言語的-定罪駁回每個人的指控!祂的先知性畫字,讓在場要指控祂的人都知難而退了。

耶穌與婦人的對話中,耶穌問了她:「婦人,那些人在哪裏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當婦人說沒有時,耶穌用慈愛的回覆:「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簡單的幾句話,耶穌的提問間充滿慈愛與智慧。

當耶穌面對挑暫時,祂向我們示範的,是當有人質問你的時候,有時候不用陷入問題的問題,而是站在問題之上,聆聽神之後,用更高的眼光看問題,然後提出神所賜震撼人心的問題,這需要有高層次的眼光與提問,只要我們學習耶穌的愛,學會捨己與放下自己,讓神掌權,神就會賜給我們生命的智慧。

而耶穌與婦人的對話中,祂其實也穿越時空要告訴我們每一個人,當我們明白自己的罪時(例如:沒有讓神擺在生命最優先的地方、心思意念得罪神、言語不合神心意、行為舉止不合神心意…),耶穌不要定我們的罪,但祂要我們從此不要再犯。

願主耶穌的愛與智慧,透過祂所呈現的生命對話,提升我們的生命,在愛中聆聽神,使我們學習用神的眼光回應問題,願主耶穌的愛與智慧恩膏我們,使我們用愛與智慧翻轉自己、祝福他人的生命,感謝主耶穌。

延伸閱讀:

提升自我覺查能力-解決問題的力量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第11屆亞洲體驗教育學會年會工作坊- 柔思(RASI)引導反思助人工作坊

★發表內容 
美國婚姻家庭教育專家Gary Smalley曾說:「生命就是關係,其他的不過是細節而已。」親密關係事實上是可以經由有系統的學習而促進的,本工作坊將幸福小棧最受歡迎的課程「觸動人心的對話」,結合柔思(RASI)的助人工作概念,以理性(Reason)的思考結合家庭教育的專業背景,引導反思生命的潛力;以藝術(Art)的眼光結合體驗教育的實做操練,恢復生命的美好與價值;以靈性(Spiritual)的經驗結合心靈輔導的社會關懷,連結生命的意義與目標。

工作坊將理性、藝術與靈性整合(Integrate)的觀點,幫助參與者學習以柔思的助人工作,使人學會欣賞自己、提高自我覺查、以及為他人加值的實際操練,其中包含...
1.從生命故事提升自我覺查
2.聆聽他人內心深處的感受
3.發掘他人生命美好的價值
4.反思人心中最深處的渴望
5.從身心靈回應受助者需要
6.體驗教育在家庭教育的應用



發表人:王世欽Stephen
簡歷:現任中華幸福小棧社區關懷協會秘書長、台中市沐風關懷協會常務理事,曾任古典音樂台「幸福學幸福」單元廣播主講人。具有教育部核定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認證、美國FOCCUS婚前停看聽婚姻協談認證、亞洲體驗教育學會副引導員認證、台灣歷奇工作發展協會探索體驗教育引導師認證、愛家親密之旅進階培訓帶領人認證。

工作與培訓經歷:
擁有近20年的團隊帶領與培訓經驗,具備豐富的人際互動培訓、兩性婚姻諮商輔導歷練,受邀為眾多企業領袖及NPO機構進行團隊建造及心靈成長培訓,涵蓋高科技、服務業、金融機構、醫療、政府機關與大專院校等不同行業。服務單位包含友達光電、台灣佳能Canon、愛爾蘭商速聯Sram公司、惠生連鎖藥局、亞崴機械工具機、遠雄人壽、三商美邦人壽、保德信人壽、中國人壽、台中市政府環保局、台中市政府教育局、東勢警察局、彰化縣政府社會局、衛福部豐原醫院、省都扶輪社、台中市企業經理人協進會-菁英聯誼會、暨南大學EMBA、中國醫藥大學、建國科技大學等超過200家企業與各式機構。

協會以「建造幸福家庭、打造快樂城市」的使命,透過團隊力量,在社區、學校、企業、政府與各機關團體當中,開設遇見幸福的三堂課「在愛裡溝通」公益課程,運用在家庭教育與社會服務中,已接觸超過1萬8千人次,實際幫助許多人經歷更深刻的幸福體驗。增進人際關係,修復許多夫妻、親子、同事之間破碎的關係;協助企業提高團隊工作績效,並轉化為幸福企業;提升政府部門工作熱情;滋潤教育界的教授、教師、心理師與社工師的生命。在城市間持續傳遞幸福與正面文化,使人際間更溫暖、社會更有溫度。

學歷:靜宜大學英文系畢業、英國Cambridge Central Language School、加拿大Singing Waters Inner Healing School、新加坡City Harvest Bible Training Center、台灣師大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課程進修、暨南大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究所進修中。

專長領域:心靈成長課程培訓,家庭教育課程規劃,團隊建造與領袖培訓!


發表內容主要類別(以整體發展取向分類)
7.社會關懷與倫理道德相關議題:鼓勵體驗教育工作者多探討及思考與社會公義關懷、道德倫理相關的議題,包含種族、階級、性別傾向、年齡、能力和多元文化對於產業發展推動的不同面相影響等。此外,也鼓勵包含涉及專業標準,職業道德和操守等相關議題提出討論。

8.身/心/靈整全發展相關:整合人類的全方位面向發展亦是體驗教育的基本一環,開課主題可包含如創造力、瑜伽、肢體放鬆、大腦體操、禱告以及其他綜合身體/心靈/精神的實務操作課程等。

★發表內容主要類別(以學習方法論之應用取向分類)
體驗教育於家庭教育、親子教育之發展與應用

★發表進行方式
講授式40%、活動式40%、小組討論20% 

★工作坊發表時段選擇及時間長度
Section G:Nov 20, 14:10~15:30 (11/20周日下午80min)

★與主題或內容相關之關鍵字
引導反思、家庭教育、社會服務、人際互動、在愛裡溝通、體驗教育應用、心靈成長、柔思助人工作。

★參與對象建議具備
沒有限制,開放所有人參與。Open to all

發表者自評本工作坊屬於
體驗教育的通識課(擴張學習者的選擇空間/多樣性)

參加者需自備以下物品
智慧型手機

報名請恰~https://www.asiaaee.org/activity_show.asp?id=78

延伸閱讀:
1. 第11屆亞洲體驗教育學會年會報名
2. 柔思(RASI)引導反思助人工作坊

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體驗教育融入教會服事與牧養系統分享反思】

帶著感恩與開心的心情,感謝神讓我們今天晚上有機會一起討論這個議題,感謝中部基督徒引導員團契的邀請,也感謝塗哥的推薦,豐原思恩堂是個很漂亮的教會,一進到教會,看到漂亮舒適的沙發,就讓人有放鬆回到家的感覺。



聽完每位成員自我介紹就已經收穫良多,真是臥虎藏龍的一個社群,聽到每個人在不同的族群與領域中,都學有專精,並且都有很棒的的服事歷練,今天是神的恩典讓我有機會認識這個團契,分享完後又收到大家卡片的回應,真是令人感動,大大感謝神。


感謝神過去這十幾年,我從中夫哥和小謀老師身上,學到許多體驗教育與以神為本的生命應用功課,今天來到這個社群分享,有許多我的體驗與生命的反思,是因為我兩位啟蒙老師幫助我產生的生命體驗。

分享過程大家都提出很棒的問題,在回答問題時,發現自己也學到許多沒有整理過的想法,透過伙伴的回饋,與從我的分享中想到的問題,讓我更深入去反思,為什麼我會這樣牧養這個人、那樣牧養那個人?在這過程中,都有一個同樣的關鍵,就是面對不同的狀況、不同人的時候,要用不同的工具去回應。

原來有些人需要用體驗教育引導反思模式這把水果刀,然而有些人卻需要用其他工具,有時候要用牧養關懷協談技巧這把菜刀、有時候要用內在醫治這把大刀、有時候要教導這把小刀!而任何問題、任何時候,都一定要的,就是要先做以神為本引導模式這把瑞士刀。

助人工作中,體驗教育並不是萬能的,但體驗教育帶領者,卻常常被期待,甚至自己也覺得自己應該,要透過體驗教育的引導反思,解決幾乎所有求助者的難題。求助者的問題,有時候不需要用引導反思的流程,從有錢的少年官與撒該來作對比,會發現耶穌的引導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馬太福音19:16-23VS路加福音19:1-10

我猜也許耶穌看見少年官與看見撒該時,祂看出來他們個別的生命狀態很不同,所以回應的方式就不一樣。耶穌回應時的第一個參考,是天父!這是以神為本的引導模式(不在體驗教育教科書裡),先讓天父引導自己。(約翰福音5:19 耶穌看見天父做-祂才做,聽見天父說-祂才說。)當他從天父看見之後,接著祂看見眼前的人的狀態,再以人(學員)的需要為中心”(體驗教育教科書有),挑戰或回應人。

少年官需要學習放下財寶的綑綁,耶穌直接挑戰他了,為什麼耶穌不引導反思一下少年官?我們不知道,但我相信從天父那裡,祂看到也聽到了天父告訴祂的,然後祂就從天父給祂的領受,直接挑戰這位少年官了。最後少年官憂憂愁愁的走了。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功課很多,也讓我們學習到,當一個人不願意的時候,你挑戰完後,也要給他自由,因為當他不願意的時候,就不要再浪費彼此時間了。

當耶穌來到撒該的樹下時,我相信是天父讓耶穌看到撒該,耶穌過去叫撒該從樹上下來,要去他家住的時候(耶穌第一句話就是future的問題),而撒該的回應是急忙下來,歡喜接待耶穌我們甚至沒有看到耶穌對撒該的挑戰,撒該對錢財的追求就自己放下了。



撒該的回應,可能只是因為跟耶穌在一起,他就自己被感動,或者自己已經悔改,耶穌甚至只講了一句future的話語,撒該就完全的改變。這是以神為本的引導模式,以人的需要為中心的回應方式。當我們學會倚靠神為優先時,在每一次的引導反思時,第一個要應用的,一定是天父的引導模式(學習聆聽神的聲音),這會更有果效的回應眼前的所有問題。

當我們被神引導時,透過神的啟示與智慧,能使我們從神的帶領中,五分鐘的領受,遠比我們花5個小時使用各種技術都更有果效,然而我們卻習慣性的,從我們自己熟練的技術去回應眼前的問題。成為一個好的引導者,需要先成為一個好的被引導者,而神永遠是我們生命中每一個問題最好的引導者,因為所有的問題,神都有最好的答案。

一個有趣的問題,會引導出一個有趣的答案,感謝昨晚伙伴們的接待與提問,在分享的過程與聆聽中,我們一起在這議題又有了新的眼光與感受,期待可以更多成為彼此在這領域的幫助。

如果連耶穌都需要天父引導他,那麼我們身為引導員,也應該擁有引導者,每一天的靈修,是我們操練成為一個偉大引導者的重要操練,每一天穩定的靈修,將幫助每一位引導員在遇到任何問題時,聆聽神給你的啟示,一個從神而來的智慧,能勝過一切的知識。



一、分享提問
1.     體驗教育與教會服事的結合
塗哥推薦邀請你來分享,我們是基督徒也是引導員,請問如何讓體驗教育與教會服事有好的結合?
青少年需要教育與教導,體驗教育是玩遊戲,我們也被定位為帶大家玩遊戲,你已經把體驗教育結合到教會的牧養與門徒訓練裡面,這是我好奇與羨慕的部分,如何讓我們教會牧者也能讓我們將體驗教育融入教會服事、牧養系統、社區、方案、與家庭事工的結合
2.     身為基督徒又是體驗教育引導員,我們教會裡面的小組若帶不起來,不成長是體驗教育帶不好,還是什麼其他原因?
3.     有時候邀請我們帶領的體驗活動原本給我們1.5小時,可是在活動前告訴他用1小時就好,如何回應這樣的需要?另外還有空間不足的問題。
4.     如何把體驗教育設計進去旅行的過程?事先可以怎麼設計或怎麼去做計畫?如何導入?
5.     在你的分享中,當你帶領同工時,有時候用體驗教育引導的模式,有時候你給選項,要對方選答案,這似乎不一定有用到引導反思,我們怎麼確定這個作法有效?
6.     企業主如果雇用的老師不是基督徒,但他要跟我聚會,他不是基督徒,或不是跟我同教會,為了讓企業目標一致,是否要建立一個小組?
7.     你們教會有大部分在教會服事中,有關體驗教育的流程規劃是你去設計的,我好奇過程當中,你如何設計這些東西?你們教會最強的是小組,小組是怎麼應用的?他們怎麼組織外展前那四周?如何讓不適合的人慢慢離開?透過剛剛的分享,讓我明白原來當初跟我自己所想的有不一樣的東西,明白你是怎麼設計的,你的想法是什麼?
二、結束回饋
1.     生命的歷程轉變給我很大的衝擊,有些東西在教會服事牧養,帶小組,遇到一些瓶頸、衝擊,關卡一直走不過去。我最大的問題,是很容易就放棄繼續努力了。分享的過程,有些再次衝撞與提醒,這幾年在神學觀念上有很大的轉變,要回到根本,對上帝的順服,在教會裡面對人的彼此順服與委身。
2.     對話印象最深,體驗教育就是與學習者產生對話,傳福音我們把一個好東西給那個人,那個人就是我們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對象,我比較少想到這個,你把這個結合在一起,那個對話就會很豐富。
3.     帶青少年,自己生命要先被神引導,自己穩定靈修,才能引導別人。
4.     帶青少年,引導知道,但教導比較不知道如何拿捏,要不要給答案,也很困擾,給錯時間很傷害,或者更糟糕。今天找到主軸,回到神面前,先問神,下一步該怎麼做?不要動作太快,不要有自己的認為。
5.     體驗教育每個月都跟大家一起有很多學習,今天從你的生命分享,我也學習到,對話有很多層次,其他的學習,像醫治釋放,各方面裝備都需要,如何應用工具,要有經驗。
6.     你讓我很佩服的,是很全能,不管是在靈性上,神學上的根基,也具備社會工作的專業,你剛才講出非常多的理論,自己不停在裝備自己,各個專業的理論,都在裝備自己。我日後也會再去提升,因為我一直沒有收到家族治療這堂課,這堂課非常重要,你應該也有用到。
當我們當助人工作者,我們自己有沒有成為牧養者?我們要成為牧養者的話,我們的生命有沒有辦法帶出吸引力跟影響力,我們要站在那個位置才能引導他,我自己要先成為吸引人的生命,我才有辦法帶出價值。
我最重要帶到的,是耶穌的核心價值。我們學的東西真的都只是工具,是幫助我們把人帶到我們的核心價值,帶到耶穌基督生命中。
我還會再去學災變社工,家族治療,是我看到一些案例,要從一個非基督徒,到成為信徒,到成為門徒,又推回來成為信徒。
7.     我們教會一直想要做外展,但一見面在兩個小時之後,就問人要不要信耶穌?新朋友就不見了,我這兩年一直在評估,我們在做引導工作,我的瓶頸關於我的家庭、教會服事,今年是瓶頸,我發現我必須要更往上,更往上是我必須要做,但我卻有一段時間不想要從信仰更往上,因為我覺得在教會裡面做體驗教育不容易發展,今天我找到另一種動力,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件事。
8.     我覺得找到比較強而有力的支持,那個支持,就是我覺得接觸孩子,有一兩年跟他有關係,甚至成為他的教練或伙伴,而不是馬上就框框~你要不要信耶穌?今天我有被支持到,耶穌也是先到各城各鄉看到人的需要,另一個部分,蠻被支持的,就是跟他們在一起之後,我覺得剛好講到遊戲化,我應該有到最後的整理,整理完我要帶他們到哪裡去?以神為本、以人為中心,甚至我覺得用體驗,用桌遊,把見證加進來,以見證為證,這也是讓我更強化我現在所做的。
如果他們要成為決志了,我要怎麼開始帶他們,這也是我要帶他們的部分,這有被支持,甚至外展,有時候有一兩個人來很高興,但之前卻有10-20個人離開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問號。剛剛提到以愛為中心,我接觸你就是愛你,我常常是我們變福音在前了,好消息是好,但推太快了。蠻感謝今天的分享,讓我看到一個model,一個前輩有在做,我現在也是沒有範本,我也是持續在做?我們要做光做鹽。

延伸閱讀
1. 提升自我覺查能力-解決問題的力量
2. 創造受教時刻,擁有最佳學習
3. 靈修365

《有效的課程引導配搭》

2020/07/16 Stephen 引導或促進facilitate,簡單講,就是使事情變簡單。之前聽某位台灣師大的教授分享,教授的角色,簡單講,就是讓簡單的事情變複雜,這樣就能顯出教授的學問。 課程中的知識,許多人都知道,但如何讓他變簡單? 知識就好像菜市場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