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太全了!孩子從幼稚園到初高中心理解析

幼稚園
身體動作發展特點:每年身高增長45公分,體重增加1.52.5公分,腦和神經系統發展達到接近成人水準,動作更加協調穩定,粗大動作上可形成正確的跑步姿勢,準確移動腳步和軀幹跨越障礙物。精細動作更加準確,可以解紐扣、解系鞋帶。
語言發展特點:詞彙量增多,可達30004000個,以名詞為主,對新鮮事物和新名詞特別感興趣,還可以從電視卡通片中學到不少抽象名詞,如天堂、地獄、星星雨。
理解並能應用方位詞,知道複雜的方位關係,能較準確地理解時間概念,如一天、一小時、午後、深夜等。34歲的兒童可能會用錯人稱代詞,67歲時即可正確運用人稱代詞。
此期的兒童可用簡單和複雜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我要吃東西,因為我肚子餓了。在語言表達的同時還可伴有豐富的表情。
注意力發展:以無意注意佔優勢,只有能引起兒童興趣的才能引起兒童的注意,如電視播放的卡通片。學前兒童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較短:34歲10分鐘,56歲15分鐘,因此,在給學齡前兒童進行課程安排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客觀規律。
記憶的發展:無意記憶佔優勢,有意記憶處於萌芽階段,形象與機械記憶為主,抽象記憶相當不足,另一特點將不同來源的內容與現實混為一談,有的家長認為在說謊,實際是一種正常現象。區分兒童是否說謊關鍵是要辨別出是幻想還是現實。
思維發展特點:往往有豐富的想像力,模仿力強,象徵性和創造性遊戲56歲達高峰,在遊戲過程中,兒童的思維活動和社會化角色會很快發展。
情緒的發展:學齡前兒童情緒體驗豐富(喜、怒、哀、樂、恐懼、焦慮),很容易表現在外顯情緒上不容易控制。恐懼與焦慮是最不良的體驗,在與家人分離或到一個新環境。受批評、受傷害後有明顯的焦慮反應。高級情緒活動如同情心、孤獨感、榮譽感、審美感、道德感、合作精神等也進一步發展。
性心理發展:是性別認同和形成性別社會規範行為的關鍵時期,此期兒童主要通過玩具及日常活動來反映性別角色,4歲前差異不明顯,5—7歲已逐漸顯示出差異來,應正確引導兒童辨別性別角色,對日後發展很重要。
小學一年級
生理特點:對小學生活既新鮮,又習慣,因而一時難以適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但很難做到專心聽講,特別信任老師,並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溝通:首先看看家長是不是沒有時間管孩子,我們主要從教孩子如何安排時間,和孩子相處,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學習特徵:以適應為主,告訴孩子什麼是學習。知識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培養學習興趣。
小學二年級
生理特點:個性差別大,二年級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要多表揚肯定孩子,隨時注意孩子心態的變化,情緒不穩定容易衝動,自控力不強。學習上還是要注重習慣的培養和基礎知識的把握。
溝通: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適應了小學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我們要對其不良形為進行及時糾正,培養學習興趣。
學習特徵:以習慣為主,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如寫字、看書、做作業等。
小學三年級
生理特點:8、9歲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情緒控制能力還是有限的,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悉心呵護和耐心引導,由於交往範圍擴大,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種困撓也隨之而來,開始產生不安情緒,家長和老師需要及時説明孩子解決問題。
溝通:孩子普遍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我們要注意並及時糾正這種不良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進入高年級學習墊定基礎。
小學四年級
生理特點:9-11歲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處於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於從低向高的過渡期,生理和心理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孩子已經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是不安的開始,如果不注重引導,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困撓干擾了學習,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但通過正確的教育,這種不安可以轉化成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綜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深刻轉折,從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溝通:孩子的學習知識點已經增多加深,孩子開始出現小學階段第一分化,家長和老師要及時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的問題,書寫習慣,培養孩子演算、檢查的習慣。
小學五年級
生理特點:出現變聲現象,男孩會很明顯,變聲期經常會發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了的怪聲調,引起哄笑這是正常現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是增強學習技能訓練,培養良好的智力品質,引導學生樹立學習苦樂觀,激發學習興趣,求知欲望和勤奮學習的精神,培養正確的競爭意識,鼓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做事情的堅持性,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
溝通: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小升初的儲備期,一些含金量高的證書需要在這一年考取,奧數和英語更是重中之重,開始關注小升初動向。
總述:小學一至五年級,這些年級的特點是學校的學習任務不重,課內內容相對簡單。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各科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學習一些課外的課程(比如三一口語,奧數等),為小升初做準備。這些學生每當經過長假,都會在學習上鬆懈,造成學習狀態不好,興趣不濃,作業不積極主動,一旦臨近考試,家長就會就孩子的學習狀態比較擔心,一般都會給孩子找老師,並且加大上課頻率。
小學六年級
生理特點:學生進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相當於小學後期和整個中學階段。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強烈,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時還對師長的正當干涉感到反抗抵制。
情緒不穩定:注意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人的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銳,特別是由於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自我意識、評價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
但意志力不堅強: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在發展中,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灰心,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使他們學好的同時,有個健康的心理發展。
年級特點:六年級的學生和家長都開始在為明年的小升初的擇校考試做準備,小升初的考試一般都安排在三至五月份,所以時間非常緊迫,各個學校的考試範圍和特點都不一樣,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內容和知識面要廣,這個時期可以讓六年級的學生擴科,同時增加上課頻率(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初中一年級
生理特點成熟性與幼稚性的統一,進入少年期,身體形態發生顯著變化,身體機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應地產生變化。但童年和少年兩個階段之間是逐漸過渡的,初一學生剛剛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維的發展還有限,身體發育、知識經驗、心理品質方面依然保留著小學生的特點。
向上性與盲目性的統一,自我意識開始發展,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也開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
在學習和紀律方面會認真努力,力爭給老師和同學留下好印象,但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處於萌芽階段,神經系統調節能力較差容易受外界影響,順利時盲目自滿,遇挫折時盲目自卑,洩氣,有從眾心理。
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統一,不願讓大人管,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具體困難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新鮮感和緊張感的統一,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新學科感到新鮮。但不久後,由於學科增多,複雜性增強,課時延長,考試增多,教法和學法與小學不同,使其感到緊張。加強養成教育,注意心理輔導自我意識的教育,情緒輔導,青春期教育。
開展學法指導,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及時間分配等。還要注意不要放任不管不問,不要嚴管不解決問題。
年級特點:從六年級剛剛升入初中一年級,很多學生還以小學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對待初中的學習,有些孩子會出現上課跟不上老師進度,明顯感到學習任務加重,學習有些力不從心。
總述:從小學進入到中學,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飛躍,學生面臨著新的環境、老師、同學,對於“新”的適應速度將會對初一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新年級的初一新生,對一切既陌生又好奇,心態比較放鬆。
科目增多了,知識難度也比小學有了較大提高,已經不能再用小學或者初中的學習方法來學習,一定要及時調整,學習時間分配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初一重要的事情:
1.適應——從小學生轉變為中學生,對周圍的環境、教學的方法、生活的節奏都需要適應,適應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初一甚至整個初中階段的成績,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儘快適應新的生活。
2.養成——初一是打基礎的年級,不僅要打好知識的基礎,更要打好學習習慣的基礎,重視“養成教育”,就是讓學生儘快養成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成功的養成教育史學生咋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秀的重要保證!
3.基礎——課程的難度是漸進的,所以通常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都會覺得比較簡單,初一不要追求“難度”和“進度”,要重視基本概念的學習、剖析和應用,只有基礎牢固,才有可能在整個中學階段學得輕鬆而有成效。
4.月考——初一第一次月考是對學生在學校相對成績的一個摸底,根據第一次月考的情況,家長和學生要儘快制定一個課外輔導的計畫,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讓學生的成績提高更有效。
初中二年級
生理特點:初二學生年齡基本上在14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身體都發生了許多引人注目的變化,避免初二現象。
與初一相比,初二學生增加了生物課,青春期的學生對異性有著羞澀的好奇。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性行為,這些問題他們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
但由於家長和社會對性知識教育採取閉鎖甚至恥於談論的態度,致使同學們產生青春期煩惱。
另一心理特點是表面什麼都不在乎,實際上從眾心理很重,既想標新立異又擔心脫離集體。
於是有的學生出現了緊張﹑焦慮﹑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於心理發展與生理發展的嚴重不平衡,就會出現程度不同的對抗情緒﹑逃避﹑說謊﹑破壞﹑暴力等不良行為。
獨立性有較大的發展,自尊心增強:初三學生對立性獲得較大發展,學習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們喜歡同老師平等的討論問題,喜歡自己自由獨立地組織、開展一些活動。
初三學生的“成人感”更加明顯,自尊心大大增強,他們比初一、初二的學生更渴望教師和家長的尊重與理解。
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初三學生的這些特點,培養和發展他們獨立學習、獨立生活的能力。
學科特點:增加了物理學科,並且其他學科的難度也在加大,這個時期絕對不能出現知識的漏洞,因為初三系統複習的時間很有限,並且複習壓力很大,所以在初二年級強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說服家長輔導和增加上課頻次。
初二關鍵字——“分化”
初二隨著對周圍環境的熟悉,對中學緊張、陌生的感覺逐漸淡化;同時距離中考還有一段時間,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加上初二時青春期萌芽的時期,學生的性格逐漸顯示出逆反的特點;這個階段如果教育得當,學習成績是一個很難得的鞏固和上升期,為中考奠定非常良好的基礎;但如果不注意,學習成績就會大幅度地退步,同時造成學生厭學、沾染壞習氣、自暴自棄等嚴重後果。
初二最重要的事情
1.學好物理——初二新增物理學科,給每個同學一個重新排名的機會,一開始就讓自己的科走物理在前列,可以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對總成績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學好!
2.樹立提前中考的概念——很多學生都是到初三下學期才開始著急、開始備考,考試結束總覺得有很多遺憾,認為如果複習時間能更充裕一些的話,中考成績一定能夠再提高一些。所以初二要樹立提前中考的概念,把初三的內容提前學習,減輕初三的壓力,輕鬆、自信地迎接中考!
3.查缺補漏——初一因為種種原因,一些學生的部分科目或部分知識點存在漏洞,利用初二這個緩衝期儘快把漏洞補上,否則可能會過早地偏科,甚至對其他學科也產生消極影響。
4.重視溝通——初二的學生進入到了青春期,比較逆反,和家長的交流逐漸變少,對一味地說教非常抵制,所以這段時間家長一定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隨時瞭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給孩子需要的心理疏導和正確觀念的引導,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軌道上發展。
總述:不僅初二,連同高二也是一樣,都處於學習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一般重點校都會把初三或高三的知識加到初二和高二下學期進行。初二和高二的學習任務和壓力都很大,孩子要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後面講到高二不再總述)。
初中三年級
生理特點:心理趨於定型,學習成績相對穩定,初三學生心理發展迅速,開始趨向定型。觀察力接近成人水準,意義識記占主導地位,思維活動已有抽象、概括的水準。
學習興趣基本穩定,學習成績亦開始相對穩定。教育者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機會,促使學生的心理更加成熟,為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同時,要繼續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學習態度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有很強的升學緊迫感,並重視“補差”工作,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進入理想的高中。
學科特點:增加了化學學科,初中數學最難的知識點也是在初三階段的,這個學期,學生的個體成績產生明顯的差異,學生都有自己的目標,有衝刺重點高中的孩子,也有為了上普通高中而努力的學生,整體的緊張氣氛已經形成,這期間要不斷給家長和學生增加危機感,強調中考對孩子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可以從中考的分數結構和重點高中的錄取分數線具體分析),這次的期中考試意義重大。
初三關鍵字“中考”
初三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中考。中考是綜合能力的考察,不能對單獨知識點的考查,主要考查學生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初三既有新課的學習,又要進行系統的複習,學生經常抓不住重點、平均用力、手忙腳亂、效果欠佳。初三在老師的領導下,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突破,不放棄、不懈怠,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初三最重要的事情
1.學好化學——初三新增化學學科,化學在整個初中階段學習一冊書,不管其他學科的學習狀況如何,化學都是有可能學好的,並且新課程學好了,學生的自信心就提高了,對其他學科的學習都能起到一個積極促進的作用。反之,如果一開始不著急、不重視,等到發現問題的時候就要花雙倍甚至幾倍的時間去補,大大降低了複習效率,影響總體成績
2.緊追不捨——初三年級,為中考複習留出更多的時間,學校老師會趕進度,課程講得比較快,稍有懈怠就會比較吃力,很多學生出現“舊賬還沒補上,又欠了新賬”的情況,整體忙於應付,無法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強化,到了下學期綜合複習的時候,就會是一鍋粥。所以,一定要緊追不捨、及時複習,化解疑難問題。
3.查缺補漏——初中的課程已經學完了2/3,自己要有計劃地開始針對自己的弱科和薄弱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不要把所有問題都堆積到中考前夕。利用開學初還不是最緊張的階段,要把初一、初二各科的知識點在腦海中過一遍,把以前沒有掌握的挑選出來,查缺補漏,為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礎
4.壓力調節——隨著中考的臨近,學生和家長都會或多或少有一些壓力,壓力不全是壞事,但是壓力過大就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也影響考試時的正常發揮。家長要多關心孩子,能夠觀察到孩子的變化和不安,可以請這方面專業的人給孩子幫助。
總述:初三和高三考前衝刺期,整體知識框架的綜合性梳理和靈活運用,同時提高應試能力,集中力量抓緊一切時間查漏補缺,揚長避短。
高中一年級
生理特點:高中生正處在心理上脫離父母的心理斷乳期,隨著身體的迅速發育,自我意識的明顯增強,獨立思考和處理事物能力的發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他們的感情變得內隱,即內心世界活躍,但情感的外部表現卻並不明顯。這些特點常阻礙著父母與子女的相互瞭解。
學科特點:高中的學習深度和難度較初中上升到新的臺階,跨度很大,特別體現在數學、英語、和物理學科,很多學生都是上課能聽懂,課後作業也認真完成了,結果成績不理想,很多學生甚至出現了不及格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都很困惑,其實癥結就在於學生的知識牽引能力差,綜合學習能力急需要提高,諮詢師一定要跟家長強調在高中階段,孩子不能掉隊,有問題不能拖,同時強調高中階段,家長不能盲目相信孩子自己就可以解決問題,因為高中的各科學習都是知識的延伸,並且有很強的關聯性,一個知識點或是知識模組出現問題會導致這個科目的學習遇到瓶頸,應該趁月考之後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整理和有效解決,在期中考試中能考出好成績。
高一關鍵字——“難”
從初中到高中是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高中整體呈現知識量增大、理論性增強、系統性增強、綜合性增強、能力要求增加的“5增”趨勢,而高一又是數學、物理、化學學科難點最集中的年級,所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初三到高一不是個“坡兒”,而是個“坎兒”,必須要“跳”才能完成這個質變的過程。
高一最重要的事情:
1.重視高一、成就高考——高一是整個高中階段的開始,抓住高一,讓自己一開始就能佔據領先位置,對學生高中階段的發展至關重要,多年的高考經驗顯示:對高一的重視程度和3年後的高考成績成正比關係,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一定要從高一抓起!
2.提前動手、從容應對——剛剛經歷了中考,很多學生沉浸在緊張後的輕鬆李,但是學習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稍一放鬆,可能就會給自己的高一學習製造麻煩,抓住高一伊始,讓自己的高中學習一帆風順!
3.發現漏洞、及時彌補——高中學習比較緊張,發現漏洞千萬不要乙太忙、太累為由任其存在和發展,因為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聯繫的,漏洞不補,會影響其他知識的學習和綜合應用,並且積累得太多,會覺得無從下手,只好放棄,給高考造成很大的損失!
4.成績波動、正確看待——高一學習成績波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來說,只要適應了高中老師的講課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識的學習方法,成績都會逐步上升並且趨於穩定的。因為成績的暫時下降而失去自信或對某個學科失去興趣,是得不償失的。
高中二年級
生理特點:階段由於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既沒有高一時的雄心壯志,也沒有面臨高考的緊迫感,是一個容易出現動盪和茫然的時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別是考試中受到打擊,就會自我懷疑,產生焦慮。有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感到整個高中階段有成績明顯退步的階段,其中大部分學生感到這個階段在高二:
1、在學習上兩極分化日益明顯。
2、偏科現象嚴重。
3、孤獨感和焦慮感較強。
年級特點:高二關鍵字——“分化”,高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級,一方面已經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緊張的高三還沒有來臨,所以心裡上比較輕鬆;同時,高二還要面對多個科目的會考,會分散高考科目的注意力;另外,很多家長理解上有誤區:高二先輕鬆一下,要不高三就沒有輕鬆的時候了。這種想法非常錯誤,結果就是高二輕鬆了,到高三也緊張不起來。以上各種因素綜合起來,造成了嚴重的分化,一些學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時候,發現為時已晚!
心理特點:
一、學習方面:
1.兩極分化日益明顯,導致不同心理狀態。
高一一年下來,學生群體在知識掌握程度方面已較明顯的分出層次,即所謂優生和差生。對優生來說,他們的積極心理得到一步步發展,如興趣上升為樂趣,好奇轉化為求知欲和探索欲。他們充滿自信,學習已成為自覺的行為,並不斷從中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另一部分學生在一年學習中(尤其是在考試中)屢遭挫折,對學習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態已漸漸固化,出現興趣轉移,偏科等傾向。學習成績進一步下跌,自信心進一步被衝擊,造成惡性循環。對中等水準的學生來說,學習熱情不高,學習目的僅希望在會考中獲得通過,處於一種淡漠的被動狀態
2.歸因心理發生很大變化,學習的主動意識明顯增強。
人總是在不斷總結經驗中前進的。學習成敗歸因心理,影響著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學習行為。高二學生的當今的學生對於學習成敗的歸因,更重視個體學習行為的影響,而不是客觀條件。對於學習成績的提高,他們更多地寄希望於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學習情感、學習過程,如學習態度的端正、方法的改進、良好習慣的養成、時間利用率的提高、學習毅力的增強等,而不是客觀條件的改變,如學習環境的改善,老師的教學水準等。學生抓住了學習活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更重視個體學習行為的影響,則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改進學習方法,調整行為模式。這正是當今學生個體主動意識增強的具體體現。
3.對高考的期待與恐懼
高二,要說離高考很遠嗎?不是,高三的一畢業就到自己了!很近?也不是,還有高三的沒畢業呢!這時很多學生就出一種期待和恐懼的心理現象。他們具體表現在上課和學習的時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學習、易受干擾、經常幻想將來等。他們感到很緊張,有的學生恨不得現在就高考,不用再這樣擔驚受怕,這種期待容易出現焦慮心理;但是,他們一想到要真正高考又感到莫名的恐懼,怕自己考不上好的、理想的大學,所以他們的潛意識有時寧願在幻想中滿足。從而在上課和學習時容易走神和分心,在他們回過神之後又感到很內疚和後悔當初為什麼會這樣,他們恐怕這次走神和分心會影響自己的學習,而同學不這樣,他們在下次考試就會比自己好。他就想,“如果考不上大學感到自己很沒面子和愧對家裡人”,特別是一些自責心較強的學生。這樣他們顯得過分緊張,又影響下面的學習,就是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導致各種心理行為的出現。
二、更加自覺地認識、觀察、解剖自己,但有時陷入理想與現實,肯定與否定的自我矛盾中,產生孤獨與自卑。
三、對集體適應性增強,“戀愛”現象劇增,擇友有較高原則性
1.“戀愛”現象劇增,但大部分學生“戀愛”動機十分荒謬
戀愛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性心理現象,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青少年的營養也提高,這必然會導致身體的發育加快,這種身體的早熟也必然包含性機能的早熟。另一方面,高二的學生熟悉環境,熟悉了老師和同學,又還不用高考;同時,他們所要承受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壓力越來越多,他們非常需要理解和關心。然而,由於家庭、學校、教師對學生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的心理需要不關注,導致他們只能從外界獲得關愛的感覺。具體表現為:很多學生想戀愛,但是沒有找對象,或者是單相思;有的學生不想戀愛,但是卻有很多異性喜歡;也有不少已經墮入愛河的。他們想戀愛,但是“大人們”不同意他們有這樣的行為,所以很多已經戀愛和準備戀愛的學生感到很大的壓力。不管是哪種現象,都可以說他們的“日子”都不好過。這種由於在成長中出現的性機能成熟和性心理覺醒,給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和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障礙。
但是,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卻跟不上性心理的過早出現。這主要表現在其“戀愛”動機上,其原因有:
A:就是要尋找一種被愛、被重視、被珍惜的感覺;B:受電視、電影、網路等影響,認為戀愛是為了好玩,不知道要負的責任和義務C:把是否有男(女)朋友作為是不是有“面子”的標準;D:顯耀心理; 攀比心理。為了說明我對異性有很大的吸引力,我是優秀的;認為別人有異性朋友我也要有……等等一些我們聽來很謊謬的說法卻都成為了他們早戀的理由。
2.擇友有較高原則性
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高二學生在選擇朋友時的盲目性逐漸減少,不再為了需求歸屬感而刻意交朋友,他們更願意與那些和自己性格相近,有共同愛好的人建立深層次的友誼,分享心中的秘密,友誼的建立逐漸由泛化向固定化、深層次發展。
高二最重要的事情
1.均衡發展——高考可錄取依據是總成績,只要沒有嚴重偏科,即便誰各科都成績平平,在高考中也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如果在高三衝刺中海能夠部分學科有所突破,就會考得非常理想,所以均衡發展是取得高考好成績的基礎。
2.提前備考——高考考的是整個高中三年的知識,而不只是高三的知識。不要認為高考就是高三的事情,其實每個階段都是在備考,都是在為高考打基礎,高二尤其如此。
3.強化基礎——高一的很多知識是在以後的學習中必須要用到的基礎知識,所以如果發現高一的部分知識沒有完全掌握,千萬不能等到高三複習的時候再去解決,要儘快補上,使自己高二高三的學習更加順暢。
高中三年級
年級特點:關鍵字——“衝刺”,步入高三,就像戰場上吹響了衝鋒號,從這一刻起,需要全力衝刺——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堅持不懈、決不放棄!不管自己的水準如何,不論自己的能力怎麼樣,最關鍵的是你衝刺了嗎?
高三最重要的事情
目標明確——明確高考目標,同時分析自己的程度,明確差距。對目標學校的情況初步瞭解(包括歷年招生情況對比,有無加分限制)。如果沒有合理地定位自己,是無法形成科學規劃的。
恰當選擇——對於高三的學生來說,選擇課外輔導是必不可少的,老師的引導和點撥可以讓你進步得更快,但是課外輔導的形式很多,如:線上課程、班級輔導、串講課程、一對一輔導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得學習模式,才能用時最短、效果最好。
重視第一輪複習——第一輪複習是最全面、最系統的,也是大多數學生最認真、最有成效的。在第一輪複習時,不投機、不偏頗、不耍小聰明,才能收穫最大。
調整心態——高三,沒完沒了地做題、沒完沒了地考試,還有家長和老師沒完沒了地嘮叨,加上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容易有急躁、鬱悶、迷茫、懈怠等情緒。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及時調整,讓心態回歸到正確軌道上,就是往高考成功的道路上前進了巨大的一步;但若任這種心態蔓延,就會成為你高考成功路上難以逾越的障礙。

本文摘要整理自~http://tw.anyelse.com/article/8098.html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幸福愛之語檢測

<檢測前說明>
1. 這個測驗包括30道題目,每一道題目都有兩句話。請仔細讀這兩句話,從中選出最能反應你想法的句子。
2. 答題時請『直覺性地回答』--(閱讀完思考不超過3秒鐘)
3. 有些題目可能兩個句子你都想選,仍請擇一作答,以便測出更精確的結果。
4. 句子中常會出現「在我心目中有特殊地位的人」和「所愛的人」。
當你在做這項測驗,心裡要想著與你最親近的人:伴侶、男女朋友、摯友、父母、同事等等。

5. 完成後,再統計你所圈選的英文字母各有幾個。將分數填寫到空格中。

愛之語檢測
這個測驗包括三十道題目,每一道題目都有兩句話。請仔細讀這兩句話,從其中圈選出最能反映你想法的句子。有些題目可能兩個句子你都想選,不過還是請你只選一個,以便測出更精確的結果。

句子中常會出現「在我心目中有特殊地位的人」和「所愛的人」。一提到愛和愛的語言,我們就會聯想到戀愛。然而,在不同的場合和關係上,我們一樣會表達愛和喜好。當你在做這項測驗,心裡要想著與你最親近的人:男女朋友、摯友、父母、家人、同事等等。

完成所有的測驗題後,要記得統計你所圈選的英文字母各有幾個,然後對照最後的分析。









 總計
A           B           C            D           E          
A:肯定的言語 B:精心的時刻 C:贈送禮物  D:服務的行動 E:身體的接觸

你的主要愛的語言優先次序為
1.                      

2.                      

3.                      

4.                      

5.                      


博客來購書:
本檢測取材自《愛之語 兩性溝通的雙贏策略》一書




經驗的學習-現代教育之父杜威

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是美國哲學家教育家,與皮爾士詹姆士一起被認為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
基於對受教育者本身的重視,杜威反對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法,他指出「有人把感官視為一種神秘的筒子,以為我們能使知識經過這筒子,由外界把知識輸入心裏去……以為只要使眼睛常常望著書本,使兒童常常聽著教師的話,就是求得完善知識的秘訣。」
他認為灌輸式教育方法不是真正的教育,因為「教育即成長」:「成長的第一條件,是未成長的狀態……『未』字卻有一種積極的意思,並不是僅僅虛無或缺乏的意思。」他肯定這種未長成的狀態是充滿能動性和潛能的,不是一味灌輸能使之充分發展的。
對杜威來說,創造充分的條件讓學習者去「經驗」,是教育的關鍵:「所謂經驗,本來是一件『主動而又被動的』(active-passive)事情,本來不是『認識的』(cognitive)事情」,杜威「把經驗當作主體和對象、有機體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他主張以這種進步的(progressive)教育方法使學習者從活動中學習,經驗本身就是指學習主體與被認識的客體間互動的過程。但他又說:「經驗的價值怎樣,全視我們能否知覺經驗所引出的關係,或前因後果的關聯。」
並不是每一種經驗都是有教育的價值的,對經驗過程逐漸形成的主體的詮釋是關鍵所在。正因如此,杜威亦指出培養出學習者自習能力是教育的功用,他說:「教育功用的經驗的另一方面,即是能增加指揮後來經驗的能力。」他把這種能力的培養稱為「改造」,所以他說「教育即改造」。
從以上可知,杜威主張教學方法的實施應緊扣學習者為中心的前提,特別是在兒童的早期階段的教育「更多地是社會學和心理學意義上的工作」,後期再慢慢再轉向「系統的、技術的知識」。
正如伯內特(Joe R. Burnett)在1979年論及美國教育實踐時說:「杜威的教育學在當時或現在,不可能在學校中得到廣泛地應用。因為從來就沒有培訓過進行這種教育的教師,學校也沒有這方面的人力物力,家長和政客們也不支持杜威的教育學。」
我們也不能否認,馬利坦對杜威式的教育的批評是值得注意的:他認為「當人們忘記了傳授客體(the object to be taught)以及客體的首要性(the primacy of the object)時,當手段崇拜(不是有目的、而是無目的的手段崇拜)僅以對主體的心理膜拜而告終時,錯誤便產生了。」
被稱為現代教育之父。

對中國教育界、思想界的影響

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對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教育界、思想界發生過重大影響。民國時期一些重要人物如胡適陶行知郭秉文張伯苓蔣夢麟等均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曾是杜威的學生。他反對傳統的灌輸和機械訓練、強調從實踐中學習的教育主張,對蔡元培晏陽初以至毛澤東等都有一定的影響。

杜威在後現代編輯

理察·羅蒂與Hassan都曾提及在後現代的方向上,必須注意杜威的見解。杜威對於回到「日常經驗」(common experience)的想法、「教育即經驗」及其所帶來的藝術傾向和「教育無目的論」亦應許人「自我完成」,而此「無用之用」亦有呈現後現代性格。

美國曾於1968年發行紀念杜威的郵票

John Dewey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1902.

  • 本文摘要整理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C2%B7%E6%9D%9C%E5%A8%81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最好的領袖-原來是跟隨者幫助你發現的

身為講師、教練、老闆或父母親,我們總是想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所以我們看很多書,問很多人,上很多課,希望自己能夠盡可能,把自己所能講述的、輔導的、帶領的、教養的內容,預備好給予面對的學員、員工或兒女。

許多人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我該說什麼,有哪些講課的技巧,輔導的技巧,如何展現威嚴,該不該管教,如何有最好的領導能力...?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發現答案的潛力,領導者需要培養自己,用耐心、愛心與信心,真實的愛與關懷,引導被帶領者發現他最美好的自己,也就是幫助他體驗,他有能力能完成原本覺得做不到的事情,使他擁有信心,能突破自己在成長過程中,被一層又一層困住他的繭。

使他能轉化環境加給他扭曲的價值觀、錯誤的自我認同和負面的眼光。

在他破繭而出之後,他就能發現他的美、釋放他的美、傳遞他的美,幫助別人因為他的美而複製他的生命,使他開始能創造美的循環,成為積極正面創造更多價值的人。

這是原本他身上就擁有的寶藏,領袖只是幫助他把身上的塵土撥開,使他真正看清楚自己的生命有多美好。

成為最好的老師是因為有最好的學生
當老師能把學生最好的潛力引導出來時
學生就能幫助老師明白
老師教的有多好

好老師不是因為自己很會教
也不是老師覺得自己有多好
而是學生真實的成長與突破
幫助老師發現
原來老師有這麼好

《有效的課程引導配搭》

2020/07/16 Stephen 引導或促進facilitate,簡單講,就是使事情變簡單。之前聽某位台灣師大的教授分享,教授的角色,簡單講,就是讓簡單的事情變複雜,這樣就能顯出教授的學問。 課程中的知識,許多人都知道,但如何讓他變簡單? 知識就好像菜市場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