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0日 星期二

揭露上癮真相:冷漠才是毒癮的元凶!

生命的連結,是斷開一切成癮的問題關鍵。
反思自己生命的連結,是否能勝過一切成癮的元素。
創造生命更多的連結,就能勝過一切成癮的習慣 。

 

好文分享~
揭露上癮真相:冷漠才是毒癮的元凶!








2015/11/3 下午 09:35:00 記者黃健昀/綜合報導

短短6天,這部影片瀏覽人次已經超過300萬人,並持續增加中,也獲得許多網友的認同。      (圖片來源/Youtube擷取)
「上癮的反面並非清醒,而是連結。」

這句話,近來大家應不陌生,一部在臉書上瘋傳的影片-「你真的了解什麼是"上癮"嗎?」短短幾天,在臉書被分享上萬次,吸引超過50萬人次觀看,原版影片「Everything We Think We Know About Addiction Is Wrong」更有超過300萬次的瀏覽數。

運用色彩繽紛又可愛的動畫設計,加上突破「華生盲點」的精闢論述,不只吸引網友們的注意,更在短短6分鐘內就翻轉許多人對於毒品、上癮甚至吸毒者處置的概念。當中,尤其精彩的,莫過於2個真實的實驗與案例。
「老鼠樂園」與「越戰」的實驗 吸毒與否會因「環境」而不同!

原版影片「Everything We Think We Know About Addiction Is Wrong」的原始著作。      (圖片來源/chasing the scream官網)
影片中提到,現代關於上癮的研究理論源自於20世紀一系列的研究結果,研究的方式是將老鼠關進一個只有2罐水瓶的籠子裡,一瓶摻有古柯鹼或海洛因,另一瓶只是單純的水。然而,老鼠卻選擇喝裝有毒品的水,最終中毒身亡。

但在1970年代,有位名叫布魯斯‧亞歷山大的心理學教授發現這實驗的怪異之處-「老鼠除了吸毒還能做什麼?」在這籠子裡牠根本沒有選擇,於是他 打造了一個「老鼠樂園」,裡面有同伴、球、還有隧道,應有盡有,堪稱「老鼠天堂」,最後同樣放進兩瓶水後發現:「裝有毒品的水根本沒有老鼠去喝」。

同樣的實驗,放在人身上也是如此。越戰期間,美軍有2成的士兵因為要對抗極大的戰爭壓力,必須吸食大量的海洛英。許多美國民眾擔心這群士兵回國後,恐淪為一群「毒蟲」;但事實卻相反,越戰士兵回國後,95%的人都不用進到戒毒所,甚至連「戒」癮的動作都用不上。

其實,美國大兵被丟到一個「浴血叢林」中,就跟被關在籠子裡的老鼠一樣-「除了吸毒還能做什麼?」但當重回家人、朋友們的溫暖懷抱之中後,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會想要再吸毒。

所以問題不在「毒品」而是「籠子」。選擇「吸毒」與否,會因環境而有所不同。
現代人「上癮」的真相 來自與「人」趨少的連結互動
影片中談到,「建立連結」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當人們過得快樂時,便會與周遭的「人」建立連結,但當遭受挫折、被孤立,或甚至心靈受創時,便開始想要與一些能夠帶來「某種解脫的東西」建立連結,這些東西可能是色情片、電玩、手機、賭博甚至毒品。

所以,如果想要遠離這些東西帶來的「癮」,最好的方式就是與人產生更多連結。

但自1950年起,美國平均好友人數不斷下降,人們重視物質勝於人際關係,更糟糕的是,對於吸毒者的處置方式卻是「關進牢籠裡」,不但沒有幫助它們回到社會反而更被趕出社會,丟進艱難的處境。

「一直以來,我們只關注社會的個體如何走出毒癮。現在是時候,把焦點放在整個社會,因為我們這整個群體中,存在某些問題。」
我們生活中是否也存在這些「癮」,甚至害人上癮。


作者約翰‧海利在演講上表示,我們不該毒癮者「唱戰歌」,我們要對他們唱的是「情歌」。因為成癮的反面不是戒斷,而是關係的建立。      (圖片來源/TED.com)
「我們常常在討論每個人戒癮的治療 討論是對的 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社會的治療 誰發生不好的事 這不只是他的問題而是整個群體 我們所創造出的社會體系 對大部分人來說 這個社會就像是一個獨立的牢籠。」

這部影片的內容其實出自《Chasing the Scream: The First and Last Days of the War on Drugs》(暫譯:追逐吶喊:戒毒戰爭中的第一天與最後一天)這本書,作者是約翰‧海利(Johann Hari)。他曾在演講中提及,自身家族曾集體吸毒成癮,他不斷思索如何幫助他們,卻不知從何下手,於是走訪世界各地尋找答案,最終卻是在大麻至古柯鹼都 合法的國家「葡萄牙」得到靈感。

葡萄牙曾是歐洲毒品最氾濫的國家,吸食海洛因人口達全國人口的1%。但自2000年起,國家改變政策,開始提供染毒者大量不同的職缺,提供微型貸 款給他們創業;甚至雇用他們工作的一年中,政府還會支付一半的薪資,讓每位葡萄牙的染毒者,每天的生活充滿動力。15年後的現今,吸毒人口因而下降 50%。

當然,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國情與制度,並不是照著做就能得出正確解答。但也許,我們應該要給予吸毒者更多「接納」,幫助他們跟社會有更多的連結,而非「印上標籤」踢出社會。

在台灣,也有許多教會推展「戒毒事工」,並獲得相當好的成效,也能驗證幫助戒毒者建立連結的重要性。猶記得香港戒毒牧師陳慎芝,幫助他最好的兄弟-影星「古惑仔」雞哥李兆基戒毒時,對法官說的:
「法官問我,如果給機會讓他去你的戒毒所,可不可以保證他2年不吸毒?我說不可以。不過法官大人,如果他可以到我那裡『信耶穌』,不要說2年,10年、20都可以!」
 本文摘要自網路 http://www.cdn.org.tw/News.aspx?cate=08&key=705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效的課程引導配搭》

2020/07/16 Stephen 引導或促進facilitate,簡單講,就是使事情變簡單。之前聽某位台灣師大的教授分享,教授的角色,簡單講,就是讓簡單的事情變複雜,這樣就能顯出教授的學問。 課程中的知識,許多人都知道,但如何讓他變簡單? 知識就好像菜市場的菜...